新区2025年易涝积水点改造工程预计月底前完工
扩容地下“动脉”,解决积涝顽疾
□本报记者 张静
汛期道路积水,一直是困扰市民出行的“烦心事”。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聚焦群众关切,将城区易涝积水点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推进。继2022年到2024年改造千山北路、临港路、琅琊台南路、灵山湾路等16处积水点后,今年重点攻坚大珠山中路、临港路、隐珠山路等易涝积水点改造,目前工程正加紧施工,预计9月底前全面完工。
据了解,今年易涝积水点改造不仅着眼于解决眼前问题,而且在技术方案上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切实筑牢新区市民出行安全防线,形成了一系列在易涝积水点改造中可供参考的“新区经验”。
大珠山中路西侧公交站地势低洼,原有雨水管道标准低(不满足一年重现期)、管径严重不足,导致降雨积水严重;西侧绿化带内有附近村庄小管径混流管道接入雨水管道,降雨时雨污混流时常冒溢。为此,区城管局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将原有混流管道专用于污水排放,从源头解决混流冒溢问题;新建大口径(DN1650)雨水专线管道,有效提升排水能力;在积水严重的公交站区域增设多箅雨水口,增强路面积水的收集效率,确保雨水快速汇入新管网。
临港路(大珠山中路-凤凰山路)现状道路两侧管道管径严重不足,导致低洼点几乎逢雨必淹。针对该情况,区城管局聚焦突破管径瓶颈,采用大型雨水暗渠建设方案,在道路南侧车行道下新建过水能力强的雨水暗渠。这种大断面暗渠宛如一条地下“动脉”,其排水能力远超传统管道,能高效承载并快速输送暴雨期间骤增的水流。这一改造有效解决了因管网规模不足导致的积水问题,保障临港路在强降雨天气能及时将雨水排至大卢河。
隐珠山路(大珠山中路-大卢河)现状道路两侧管道管径严重不足,路面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导致隐珠山路与凤凰山路交叉口低洼处成为顽固积水点。为此,区城管局针对性实施地下排水通道“扩容手术”,在道路南侧车行道下新建雨水暗渠。通过建设更大规模的排水通道,明显提升隐珠山路与凤凰山路交叉口区域的排水能力。
积水点治理,治理的是积水,温暖的是民心。每一次管网疏通、每一处暗渠建设、每一组雨水口增设,都旨在风雨来袭时,让市民的“回家路”更安全、更安心。下一步,区城管局将全力以赴,确保工程如期高质量完工,切实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