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工创夜校”,干货满满

新区总工会推出“工创夜校”系列课程,为企业、职工搭建精准服务平台

  □本报记者 谭宁
  本报通讯员 张美美 殷世山

  “老师,传统制造业怎么通过短视频找到精准客户?”“AI工具真的能快速生成高质量脚本吗?”“个人IP和企业账号的运营策略有什么不同?”……近日,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工创夜校”培训教室内,学员们围绕短视频运营的提问此起彼伏,现场学习交流氛围热烈。这场以“AI+短视频”为主题的实战培训课,不仅为学员们带来了满满“干货”,更成为区总工会精准对接职工需求、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生动实践。
  为确保培训实效,区总工会邀请帮企翼(青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专家,青岛市创业导师罗建国授课。面对学员们从行业实操、工具应用到账号运营的不同种类问题,罗建国结合真实案例,从定位逻辑、内容侧重点、转化路径三个维度展开讲解。
  培训结束铃声早已响起,但学员们的热情丝毫未减。“这场培训全是干货!之前我们企业做短视频总找不到方向,今天罗老师讲的全链路方法,回去就能落地用。更没想到工会能这么懂企业需求,提供这么实用的课程,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一位商贸企业负责人表示。
  罗建国也对此次培训的效果印象深刻:“上了很多次培训课,今天这堂最特别。这些学员热情特别高。我讲的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实操方法,就是希望能帮企业少走弯路,真正解决问题。”
  据了解,这场火爆的“AI+短视频”培训课,是区总工会“工创夜校”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当前企业最迫切的短视频获客需求,深度融合“定位规划+内容创作+运营转化”全链路方法论,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案例分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帮助企业快速掌握“低成本、高精准、快转化”的短视频营销技巧,破解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营销中的难题。
  据了解,区总工会“工创夜校”已开设5期课程,内容涵盖创业辅导、电商运营、新媒体营销、实用电工等多个领域。根据规划,2025年“工创夜校”计划培训学员450人,让更多职工通过技能提升拓宽就业渠道,让更多企业借助专业指导破解发展难题。
  “‘工创夜校’不仅是一个技能培训课堂,更是工会凝聚职工、服务企业的重要纽带。”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世亮表示,下一步,区总工会将针对职工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推出更多像“AI+短视频”这样精准、实用的培训内容,把职工急需、企业急用的服务真正送到身边,为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工会力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