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新区首个社区发展基金在薛家岛街道新港山路社区成立,探索社区“自我造血”新模式

公益“小基金”撬动基层“大治理”


   ▲蛤蜊青年志愿队代表介绍志愿队与新港山路社区联建共建计划。(薛家岛街道供图)
  □本报记者 丁霞

  9月29日,薛家岛街道新港山路社区“青聚磁场 志愿赋能”联建共建签约暨“港好有你 与善同行”社区发展基金启动仪式举行,这不仅标志着西海岸新区首个社区发展基金正式落地,更为基层治理领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注入了强劲动力,开启了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篇章。
  在参与活动的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新港山路社区“港好有你 与善同行”社区发展基金正式启动。据了解,该基金旨在以资金保障为核心,精准对接居民在养老、托育、环境改善、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需求,通过联动社工、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居民等多方力量,破解社区服务中“资源分散、资金短缺、可持续性弱”的难题,是为推动新港山路社区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公益性资金池,为社区发展注入“动力源”,真正实现自我造血、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
  仪式上,青岛西海岸人才生态产业集团蛤蜊青年志愿队代表,介绍了蛤蜊青年志愿队与新港山路社区联建共建三年计划。该计划提出,未来三年将全力打造一个可持续运转、成效显著且充满温度的志愿服务品牌,同时培育一支深深扎根社区、服务精准到位、充满青春活力的标杆性青年志愿队伍。这支志愿队伍将积极投身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主动关爱社区邻里,努力成为助力社区发展、传递温暖力量的“青春先锋”。
  现场,青岛西海岸人才生态产业集团蛤蜊青年磁场(GALA HUB)与新港山路社区签署联建共建协议。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深化合作、携手共进,为新港山路社区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新港山路社区党委书记范偌为从社区的“四大发展”优势与“三大治理难点”切入,深入阐述了成立社区发展基金的重要意义与具体实践路径。范偌为表示,新港山路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依托慈明慈善基金会的专业化管理,创新“善联、善治、善育、善助、善享”五善工作法,协同“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改革试点,实行双轮驱动、融合治理,努力为全区城市社区高水平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港山路经验”。
  青岛慈明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姜和平表示,慈明慈善基金会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新港山路社区发展基金的规范运营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支撑,确保每一份善意都能被清晰看见、被有效利用。此外,基金会还将积极联动社会各界资源,精准对接社区实际需求,推动公益项目与社区发展深度融合,真正让公益服务惠及社区每一位居民,通过“小基金”撬动“大治理”,让“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理念在新港山路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薛家岛街道将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加大对社区发展基金的指导与支持力度,推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与社区发展基金形成“双轮驱动”,实现社区自我造血、自主发展,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注入持久动力。同时,积极实践推广新港山路社区的创新经验,带动更多社区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治理新模式,推动辖区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