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新区首家村级老年大学在大场镇汇水湾村启用,为老年人打造综合性活动空间

闲置房屋变身“银龄驿站”


   ▲老年人在村级老年大学练习书法。(大场镇供图)
  □本报记者 徐丽

  9月29日,西海岸新区首家“桑榆乐苑”银龄活动站暨村级老年大学在大场镇汇水湾村正式启用。工委社会工作部、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区老年大学学员代表以及志愿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暖心时刻。
  现场,嘉宾们为“桑榆乐苑”银龄活动站暨村级老年大学揭牌,标志着大场镇探索“共学养老+互助养老”新型模式迈出实质性一步。据了解,为有效破解农村闲置资源盘活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升的双重课题,大场镇以汇水湾村为试点,创新开展“桑榆乐苑”银龄活动站建设。通过对村内原有闲置场所进行“微改造”,成功打造了一个集棋牌娱乐、健身锻炼、书画创作、学习授课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活动空间。“以前这里冷冷清清,现在成了我们最爱的热闹地儿。”正在书画室挥毫的冯家坊村村民徐东礼高兴地说。
  昔日略显冷清的旧房屋,如今成了老人们喜爱的“家门口幸福驿站”,实现了活动、学习、互助的有机融合,以及从空间到服务的“养老升级”。
  现场同步举办的公益市集汇聚了多方爱心力量,包括大场镇“雏雁星火”归乡拾光志愿服务队、“帮喜团”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及爱益通公益、青滨附院公益服务队等多家组织。市集精心设置了光影留念、健康咨询、便民服务、政策宣传、互动体验五大区域。志愿者们为老人们提供免费拍照、健康咨询、义务理发、电器修理等贴心服务,同时还通过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解读、社保政策宣讲及非遗漆扇制作、传统剪纸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年朋友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温暖。
  活动现场,由区老年大学文艺骨干带来的专场演出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和蓬勃活力。
  “‘桑榆乐苑’的启用,是大场镇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升级的关键一步。未来,大场镇将以此次试点为基础,进一步创新‘部门联动+银龄自治’机制。”大场镇副镇长杨祯祯表示。据悉,大场镇将组织相关职能科室负责链接优质公益教学资源,鼓励和支持老党员组建“银龄党支部”发挥先锋作用,引导低龄健康老人成立志愿服务队,激发长者群体的内生动力,使他们从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活动的参与者和贡献者,构建积极的养老生态。下一步,大场镇将持续努力,让更多农村老年人享受到便捷、暖心、高品质的养老服务,稳稳托起每一位长者的幸福晚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