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食安青岛”整治行动的整体要求,我区把食品药品监管触角延伸到生产经营的第一线,不断加快推进监控系统、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真正让百姓吃得既安全又放心。“一旦某批次食品药品发生问题,我们能够迅速追溯,快速响应,有效应对。”区药监部门负责人告诉笔者,通过数字化监管系统,执法人员可随时查询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加工流程等环节的数据信息。负责人提到的数字化监管系统包括视频远程监控与语音对讲、应急查控与友情提示、信息研判与决策支持、基础业务数据信息库、药械不良反应与涉药械违法广告监测、突发事件处置指挥、12331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服务热线等七部分。笔者现场看到,监管人员坐在电脑前操作鼠标,即可控制安装在餐饮单位和药店的摄像头,360度旋转监控,还能拉近摄像头,厨房角落清晰可见,同时大屏幕可实时滚动各种数据。
据悉,今年原黄岛区将食品药品安全数字化监管工程列入政府实事,财政拨款388万元予以保障。目前,食品药品安全数字化监管工程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监控中心可直接监控餐饮单位和药店,从食品药品源头上把关,确保了百姓用餐用药安全。
一方面是严格监管,另一方面政府责任进一步强化,服务体系更加科学化。今年原胶南市将“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政府实事之一。截至目前,原胶南市已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设立了806个“放心肉”生猪肉营销店,保证高质量、快配送、低价格,“放心肉”工程正式进入了全面配送阶段。
在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指着一座乳黄色楼房说:“这是盛客隆‘放心肉’冷藏库,储藏能力达到1.2万吨,目前已投入使用。与冷藏库毗邻的生猪查验平台也已建成,平台运行后,将对所有外来生猪产品进行生猪来源信息登记、查验换证、抽样检测、集中批发。”
为让百姓吃上“放心肉”,原胶南市构建了营销网络布局规划,仅生猪肉直营店就建成806个。“以前担心买到问题肉,现在‘放心肉’营销店让人很放心。”拎着刚买的排骨,家住珠山街道东辛村的李德霞满脸笑容。今年,原胶南投资246万元购置了10辆“放心肉工程配送专用车”,每天对生猪肉营销店实施连锁配送。与此同时,商务、工商、畜牧、公安等部门抽调了专门执法人员,组建了生猪交易联合稽查大队,实行常年集中办公与联合执法,加大对定点屠宰企业和私屠滥宰行为的日常监管和打击力度,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滕以庆 赵瑞军 刘永刚 毕飞)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