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基层建微信平台助推旧改

政策家喻户晓,真相击破谣言,微信成旧改工作“好帮手”

据新华社上海10月22日电 启动前,人人盼望;启动后,矛盾重重——— 一些城市旧改工作常陷入这般困境。大量“人户分离”的现象,让旧改政策宣传难以有效传达;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等“经验”,也让谣言容易传播。

记者近期在旧改任务繁重的上海虹口区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一些街道建立了旧改微信公众号,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平台。小小的探索,取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签约期的旧改居民相比,一旦走到了司法强迁程序,不但不会有额外‘好处’,反而会损失签约奖、安置奖等各类奖励、补贴。”日前,四川北路街道公众号“川北旧改征收”发布了一个“越晚签越吃亏”的最新案例,在“粉丝”中再次引发广泛共鸣。居民们既为政策执行“一竿子插到底”而“点赞”,也对一些提出不合理要求、影响全体居民旧改进度的“钉子户”表示“鄙视”。

新推出的旧改公众号,“粉丝数”已有5000多人,对四川北路沿线11、18街坊两个旧改地块的居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这两个地块是旧改中的“大块头”,居民“人户分离”普遍,50%的人长期居住在外区、外地甚至外国,广播、橱窗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全用上,政策到达率也不理想。仍有一些居民对政策一知半解,甚至以讹传讹。

今年以来,街道推出了“川北旧改征收”微信公众号,并在居委会、主要里弄等广布二维码进行推介。投入运行一个月内,关注人数就突破3000人,随后很快增加至5000余人。记者浏览发现,该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解疑释惑、签约工作进展等。针对谣言,则及时请有关部门出面澄清。一些关于房源介绍、已搬迁居民新生活等视频,更是成为推动居民签约的“润滑剂”。

包括微信在内的各种手段,在旧改宣传动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经发动,在预签约基础上,正式签约启动后三天之内,11、18两个地块的签约率便达到了85%的最低生效标准。截至目前,居民的签约率均已超过95%。

四川北路办事处主任万建辉说,微信公众号改变了旧改动员中信息不对称的现状,解决了政策及信息到达难、说服难、互动难等问题,实现了与群众在“最后一公里”的紧密联系。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