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活力董家口成就全国价值高地

本报12月10日讯 今天,总投资70亿元的5个项目在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集中签约,涵盖仓储物流、新能源、新材料、港口码头建设等领域,其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3个,循环经济项目1个,新能源项目1个。

据悉,本次签约是12月份继总投资209亿元15个“蓝、高、新”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之后,董家口循环经济区掀起的又一次项目建设高潮,为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再次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3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总投资60多亿元,其中董家口铁路物流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营运中心、仓库、集装箱作业线、油品作业线等,全部建成运营后年可实现税收4亿元,该项目是董家口经济区打造国家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董家口港区集疏运功能的有效载体;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作业区工作船码头工程项目总投资约5.83亿元,建成后可满足董家口港区公务船和消防拖轮等船舶停靠要求,保证公务船和港作船的全天候通航,将提高整个港口的服务保障能力;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东输油管道工程项目总投资25亿元,是董家口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储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实现税收2亿元。

此外,海湾新型节能建材项目总投资3亿元,采用德国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周边企业产生的废物、废渣为生产原料,生产外墙保温复合板和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等新型建材,实现变废为宝和资源循环综合利用;董家口光伏新能源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项目将利用绿化带、停车场、河堤等可利用的公共设施空间安装光伏太阳能板,实现清洁能源发电,形成绿色、环保、高效的新能源景观长廊。

据悉,董家口循环经济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九大核心区之一,是国家未来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国家重要能源储运中心和国家深远海开发综合保障基地。经过6年的开发建设,已累计完成开发面积5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实现“九通一平”;集聚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已成为当前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董梅雪 张 涛 逄金梅)

■相关新闻

新区蓝色粮仓建设步入快车道

本报12月10日讯 今天,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暨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举行全面推进建设仪式,步入建设“快车道”。该项目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国际远洋产业园主体项目,是青岛市全力打造的蓝色粮仓六大基地之一,建成后将形成千亿级产业链,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东北亚重要的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之一。

本次活动后,基础设施配套和经营性项目建设等工作将全面展开,力争两年内部分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董梅雪 张 涛 逄金梅)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