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马猛是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市政管理有限公司护栏抢修班班长。2004年开始从事道路标线工作,一辆227公斤的标线车,他毫无怨言地推了9个年头,2013年提升为护栏抢修班长,至今从未因为家事请过一天假,身体力行地守护着新区的道路安全。
抢修道路“生命线”大年三十也待命
年三十的清晨,马猛照常穿着一件橘黄色的反光马甲,坐着一辆拉满护栏、防撞桶等抢修设施的五十铃车奔波在170公里的城市护栏中,日行程达200多公里。
“抢修不分早晚,我许多个春节都在岗位上度过,今年也不例外。”马猛告诉记者,每年春节,串门走亲戚的多,道路突发状况也会特别多。为保证道路通畅,必须在第一时间抢修公路“生命线”,以避免次生事故发生,所以坚守岗位,是每个抢修人的职责和使命。
护栏抢修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往往一项工作没完成,第二项、第三项就接踵而至,午饭变晚饭,晚饭变宵夜是工作常态,但不管怎样辛苦,在他手上的工作都从没耽误过。
大雪中顶风维修单日维修量创纪录
“今冬雨雪天气少,道路问题也少,我们打心底开心,不是因为可以少干活,而是觉得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多好。”马猛认真地说。
“经常的,这边刚扶好,另一边又被刮倒了。可无论困难多大,都阻挡不了班长带领我们维修的脚步。”同事骄傲地告诉记者,2015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湿滑的路面导致发生了多起交通事故,护栏也因此大面积损坏,为保证市民平安出行,减少二次伤害,从夜间到次日一整天,马猛带领维修工在路上顶着狂风一处处发现,一处处维修,总计维修护栏196米,创下了近年来单日维修量的最高记录。
马猛表示,每到年底,抢修班都处于“连轴转”的状态,低温和雨雪天让许多同事几天都回不了家,大家坚持在岗抢修,消除隐患。
孩子的话是动力人生规划是干好工作
马猛还给记者讲了一个自己女儿的故事。2016年的一天,团结路护栏因车祸损坏,需要马上清理,可那时候孩子正发高烧。在简单嘱咐了女儿几句后,他赶往了事发现场。2个多小时后,损坏护栏被清理干净。回到家中,马猛发现孩子在沙发上盖着自己的衣服睡着了。他轻轻唤醒孩子,没想到孩子抱着他说:“爸爸别着急,盖着爸爸的衣服,就好像您陪在我身边一样。”顿时,马猛疼惜的泪水夺眶而出。
马猛告诉记者,自那之后,他更觉得人活一辈子,不能光想着自己。对于工作,他无怨无悔。现在的想法,以后的规划,全部都是做好本职工作。(张静)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