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楼道飘异味 苦了老街坊

油港二路小区频传刺鼻汽油味,多部门联动查处违法汽油储藏点

“楼道里有股刺鼻的汽油味,非常难闻,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近日,居民林女士向本报热线58560700反映,在刘公岛路社区油港二路附近的一个小区里,时常有刺鼻的汽油味。根据林女士提供的地点,记者立即来到事发小区,看到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处理此事。

楼道暗藏汽油住户拒绝配合

在网格员带领下,记者刚走进油港二路15号楼4单元,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汽油味,气味弥漫了整个楼道。刘公岛路社区的网格员孙芹告诉记者,春节前后,她们在对辖区内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时,顺着刺鼻的汽油味寻找到这里,发现源头在楼道最里侧一间锁着的储藏室内,从门缝往里看,能隐约发现里面堆积了乱七八糟各种大小不一的桶,汽油的味道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

“每次上下楼经过这里,都要捂着鼻子跑开,味道太刺鼻了。”住户林女士向记者抱怨道。在了解大致情况后,孙芹联系了物业工作人员,随即上楼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询问油桶是谁家的。走访中,不少居民都向她们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最近火灾、爆炸事故屡次出现,这些危险品堆放在楼梯口和储藏室内,我们住得都不踏实。”3楼住户张先生说,现在天干物燥,一旦引燃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多方走访打听,终于确定了汽油桶所属的住户,但孙芹多次去到该楼层敲门家中均无人,拨通电话后,该居民态度恶劣,拒不配合。

相关部门联动排除安全隐患

孙芹坚持多次拨打电话,并且严肃告知该住户居民区存放汽油的危险性,必须即刻清理,该居民依然态度强硬。事发小区是老城区的旧房,考虑到安全隐患一刻也不能耽搁,孙芹立刻将此事上报给街道社会治理办,接报后社会治理办迅速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联系刘公岛路管区、安全监管中心和派出所。

各部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于当天联合执法,对违法储藏汽油点进行查处。执法人员打开门后,记者看到各类大大小小的塑料桶如同“叠罗汉”一般罗列着,斑斑油迹洒落在周边,纸箱等杂物堆满了一地。执法人员在现场对不明油品进行检测,其他工作人员合力将汽油和杂物移出居民区,小心翼翼将它们安放妥当,消除了小区的重大安全隐患,也让居民安了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次共查处汽油2桶,其他油品8桶。同时,该居民也被派出所传讯调查汽油的来源,并对其做出严肃批评和相应处罚。这件事情的处理,居民非常感激,这离不开网格员日常巡查的仔细深入,也体现出街道各部门间的有效联动。(谭宁)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