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过年收“外币红包”难辨真假

日前,本报帮办热线58560700接到市民张女士来电,称春节期间孩子收到了朋友送的“外币红包”,但是很多外币自己都不认识,想请记者帮忙联系一下相关人士给她一些专业的建议。

春节期间“外币红包”走红

记者首先联系了一位在微信朋友圈销售“外币红包”的代购王洋。她告诉记者:“很多人觉得过年包200元红包拿不出手,这种‘外币红包’包含了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52张外币,再加上精美的包装看上去既独特又‘高大上’,而且只要180元,今年春节销量还是不错的。”

据了解,“外币红包”根据不同的包装和组合,售价为108—288元不等,其中有美元、韩元、越南盾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每一张货币都是崭新的,并且用塑料纸单独包装,还贴上相应国家的国旗和简介。

价值不高真假难辨

“外币红包”面额看上去大,但实际的价值并不高。通过币种汇率查询,蒙古国的200图格里克折合人民币才约1元,而1元人民币更是可以兑换3300多越南盾。新区民生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单从外币的兑换方式来看,目前只有一个正规的途径,那就是到银行网点去兑换。除了银行常见的外币外,‘外币红包’中包含多种罕见小众货币,有些几乎接触不到,所以很难确定其真伪,来源也值得怀疑,更没办法确定其价值。”而有关专家则表示,网络上所售“外币红包”中大部分外币收藏价值不大,尤其是单张并且汇率低的外币,升值空间也比较小。

同时,记者了解到,通过其他渠道私自兑换的外币,普通市民很难辨别其真伪。

私自买卖外币易扰乱外汇交易市场

网上销售“外币红包”这种行为是否妥当呢?记者联系了新区某律师事务所的王律师,王律师介绍说《外汇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和三十条分别规定:外汇市场交易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原则;外汇市场交易的币种和形式由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规定。这种“外币红包”的盛行容易扰乱外汇交易市场。

针对“外币红包”盛行的情况,王律师建议市民应通过正规渠道兑换、使用外币,避免发生换取价值不对等的外币、废币、假币等情形,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郝春华)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