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打好就业“组合拳”提升群众幸福感

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城镇新增就业14.38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5175人

□本报记者 张静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稳就业”决策部署,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全力打好扩岗位、促创业、稳就业各项“组合拳”,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截至目前,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4.38万人,创业带动就业达到1.5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5175人,同比增长78.3%,创业担保贷款规模达1.77亿元,超额完成全市民生实事目标任务。

全面落实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

“稳就业首先要稳企业。”区人社局就业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王大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说,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为此,区人社局为民营企业与劳动者搭建起沟通平台,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用工信息三级传播网络,实现全区招聘资源信息网络共享,有力缓解了西海岸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招聘会50余场,民营企业是招聘的主力军,比例达70%。

此外,西海岸新区还不断落实援企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落实失业保险返还政策,返还标准为上年度用人单位及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今年以来,累计为符合条件的172家企业落实返还资金1413.17万元,惠及企业职工51078人次。”区人社局就业中心失业服务科科长张明普告诉记者,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照上年度用人单位及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的50%予以返还,今年已累计为符合条件的14家企业返还资金156.73万元,惠及企业职工509人。

提升服务水平 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在路上,创新在途中。西海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已经形成,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还为有理想、有干劲的年轻人打开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今年24岁的杨东霖是黄海学院创客空间政策的获益者。他表示,自己到孵化基地是为了学习美工课程等专业课。在创客空间学了没多久,他便开始尝试开淘宝店。仅用两年时间,他便和团队实现月营业额14万元,后又成立了食品有限公司。如今,杨东霖已是三家淘宝店铺、多个销售平台的老板。谈及创业经历,他表示自己的收获得益于学校对创业学生的政策支持。“除了让我们学创业知识,创业办公室也是学校给的,房租、水电费、上网费都免收,软件方面还有四位指导老师给我们提供‘保姆’式扶持。”

今年8月,区人社局会同区财政局出台《青岛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管理办法》,通过财政奖补资金的方式,鼓励西海岸各行业大力发展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建设,为创新创业营造更宽松的环境;简化办事程序,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让广大创业者敢于创业、愿意创业。

目前,全区政策性扶持创业5175人,同比增长78.3%,完成市对区全年考核指标的185%;创业带动就业达到1.5万人;创业担保贷款规模达1.77亿元,完成市对区考核指标的311.28%;落实创业扶持资金7203万元,西海岸新区“敢创业、愿创业”的氛围日趋浓厚。

深化需求导向 提升就业质量

近日,中式面点高级技师霍磊的馒头店异常火爆。原来,他创新了一款“小燕子”馒头,让许多顾客争相订购。

“3年前,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免费面点师培训,后来又考取了初级面点师,开了这家馒头店,生意一直不错。”霍磊说,最近孩子满月的、结婚的扎堆,让自己的店订单爆满。

在西海岸各个社区,像霍磊这样通过培训迅速成长的创业人、就业人比比皆是。“一直以来,我们深化需求导向,采取‘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模式,送技能下乡、送服务上门,把劳动力培训与特色资源、农民就业需求结合,实现劳动力培训由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职业技术指导培训中心工作人员王怀志说。

据悉,西海岸还充分发挥与贵州安顺和甘肃陇南共建的两处扶贫劳务协作工作站作用,推进“授渔”式劳务扶贫,提升两地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目前,区人社局已组织22家人力资源机构,选取用工规范、薪资福利好的168家企业1.5万个岗位信息,赴两地举办招聘会,现场达成初步就业合作意向800余人,实际来西海岸新区就业的甘肃陇南、贵州安顺两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已近200人,其中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的人员近100人。东西部劳务扶贫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贡献了西海岸人社力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