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新
在西海岸新区原信阳镇驻地西侧有座岭,叫石匣岭。岭不大,却很有名。古时岭上有寺庙,寺前有石马群,而且石马皆驮石匣子。
那么,这群驮石匣子的石马是怎么来的呢?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19年,东巡郡县,封神泰山,并首登琅琊台。站在琅琊台上的始皇帝眺望远方,但见海上雾气缭绕中有仙山琼阁,似乎还有人在轻歌曼舞。始皇帝便问随行的方士徐福:此为何处?徐福不敢怠慢,只好瞒山过海地忽悠始皇帝:万岁,那便是海上蓬莱、方丈、东瀛三座神山,距这有万里之遥,神山上有人住,还有长生不老的神药仙果。始皇帝龙颜大悦:那臣等还不去给朕取来。徐福见牛皮吹大了,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为了给自己开脱求不到长生不老药的责任,他向始皇帝提了三个要求:一是要在海边建一座用鲸鱼骨搭建的鱼骨庙,供奉东海龙王神像,祈求自己入海平安;二是要找两条白龙替自己在海里保驾护航;三是选三千童男和三千童女,一同献给东海龙王,这样才能求药成功。
始皇帝应了徐福:鱼骨庙就建在了现在已经建成港口的董家口一带,三千童男和三千童女也寻找到位,只是这两条白龙实在难办,但也不能不下海求药,徐福就建议始皇帝把自己的两匹白龙马用来替代。
徐福带三千童男、三千童女和两匹白龙马入海后,两匹白龙马就淹死在大海,徐福本人则带着三千童男、三千童女漂洋过海,到了日本当起了国王。
东海龙王感念两匹白马为替代自己的子孙献身大海,将两匹白马的尸体变成两只大海龟,当地人也叫大海鳖,让它们漂到了当时还叫五台山(现在叫石匣岭)西侧海滩上。因此,这里后来的人们立村也就叫甲滩村。
两匹白马变成的白色大海鳖,也是得道成仙的精物,在甲滩村附近的黑水潭居住了下来。
跟惯了始皇帝,又一直在朝廷里受敬拜的白龙马虽变成了鳖精,有一只却耐不住寂寞,若干年后化作人形,去到皇城考取了功名,做起了京官。另一只看够了官场的欺诈,遂化做一个老道,在潭边建起了一座寺庙,取名就叫白马寺。
这年,北方发大水,洪涝成灾,祸及百姓。朝廷便计划由北往南开辟一条大河疏通水患。其入海口就选在白龙马居住的黑水谭。
化作人形考取功名做了京官的白龙马得知消息后,便差人前来送信,让自己的同类别再做道士,也来京城做个官。送信人历经数日,终于来到白马寺。敲开门出来一个小道士,问知来意后,领送信人到寺院内。只见一个清奇的白胡子老道在树下用自己的左手与右手下一盘棋。老道看信后,吩咐小道士去厨房拿袋子豆芽菜来。然后对送信人说,来一趟辛苦你,没别的东西送你,就给你袋豆芽吧,回去告诉我的朋友,让他跟朝廷领赏就行了,修河的事我办,不过我就不去京城了。
送信人一脸的瞧不起,来一趟就给我一袋烂豆芽,修河的事还你办?吹牛吧!出了门往东北走了百里路,就把豆芽倒在了小河里,传说这就是后来的豆金河。
化作白胡子老道的白龙马,夜观天象后,在又一场大雨来临时腾空而起,人们看到一匹犹如蛟龙的白马一路往北,所经之处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地翻水扬,顷刻间形成一条大河,北方的洪水也随之狂泻而下,水患被彻底根除。
朝廷得知后,派出官员带着几十匹马,驮着礼盒,前来犒赏这疏河有功的老道,但老道不愿再与官场有瓜葛,藏在山里不再露面,所在的山被称为藏马山。
后来朝廷专门拨下银两,重修了白马寺,工匠雕刻了上百匹石马立于寺前,马背上皆驮石匣,以纪念这匹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白龙马。
甲滩村东的五台山从此改名为石匣岭,也叫石马岭。
过去,石匣岭也确有一座寺庙,叫炯云堂寺,寺前也确有一石马群,石马皆驮石匣。据《诸城县志》山川考二册卷六记载:石匣岭,自藏马山至此四十五里,岭上有石马群,皆驮石匣,遂称石匣岭。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