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对13个街道同时进行检查

“强制垃圾分类”首日开出80余张“整改单”

自1月6日起,《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强制垃圾分类的时代终于来了。为做好该《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1月6日上午,青岛西海岸新区统一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对13个街道同时进行检查。据统计,当天共出动执法队员200余人,开出80余张责令改正通知书。

□记者 张静 报道

本报1月6日讯 “你单位生活垃圾没有分类投放,违反了《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你立即改正,请签字。”今天上午9点半,西海岸生活垃圾分类执法的首张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出炉”于西海岸汽车总站。

“我们进入后厨检查后发现,垃圾混装的情况特别严重。绿色餐厨垃圾桶内有纸巾等其他垃圾,其他垃圾桶内则投放了鸡蛋壳、剩菜等垃圾,也就是这里的垃圾不仅没有进行分类投放,还存在垃圾桶标识错误、配备不齐等情况。”区综合执法局城管执法监督大队副大队长高平告诉记者,汽车站、学校、医院、大型酒店等人流量大的场所都是生活垃圾分类不合格的“重灾区”,也是执法行动当天检查的重点对象。

紧接着,记者继续跟随执法队员走进了小吃街商铺、写字楼、商超等地进行检查,虽然所检查之处或多或少都存在没按规定投放、垃圾桶标识不明显、垃圾桶脏乱差等问题,但各个商家、企业负责人的改正态度非常诚恳,纷纷表示会积极整改。

当天检查中,问题最多的当属爱家农贸生鲜市场外的垃圾分类点。“可回收物的标签写成了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标识写成了厨余垃圾、餐厨垃圾的桶颜色不对、纸壳和饮料瓶被投放在餐厨垃圾桶内、垃圾桶的桶身和桶盖颜色不对应、餐厨垃圾桶污垢严重……”现场,区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赵阁芳指出该地存在的众多问题。

“因为我们的垃圾点设在路口处,周围小区居民经常会把他们不分类的垃圾也扔进我们的餐厨垃圾桶,我们也是防不胜防,苦不堪言。”负责该区域垃圾分类的润泽物业经理高目珍拿着刚签的改正通知书向检查人员大吐苦水,“管好了市场里的商家,却管不了流动的人群啊。”

“可以在垃圾投放点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也可以撤销垃圾点,采取定时出桶的方式,直接对接垃圾清运车,避免居民乱投垃圾的问题产生。”现场,赵阁芳也给予了合理建议。

据统计,当天共出动执法队员200余人,开出80余张责令改正通知书。“在本次专项执法行动中,我们执法主要以教育规范、下达责令整改为主,后期执法检查问题将实行跟踪办理。”高平说道。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