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供水大动脉夜间“急诊”巧手术完成“血管”更换

石河头水厂敷设新DN1000出厂水管线,保障城市供水能力和安全

□本报记者 张静

“石河头水厂DN1200出厂水总管线与新敷设的DN1000供水管线碰头施工完成,请开阀恢复供水。”4月23日5时30分,随着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有限公司调度中心副主任李波发出恢复供水调度指令,一场持续了一夜的城市供水大动脉“血管”更换手术圆满结束。

时间追溯到22日晚8点,西海岸新区石河头水厂被10多盏照明灯照得锃明瓦亮,数辆吊车、工程车忙中有序地作业着。

半小时后,石河头水厂厂长程明强发出指令:“关闭四个出厂水阀门,注意观察确保各清水池水位始终保持在有效水位。”工作人员立即两两一组跑向阀门位置执行操作,阀门迅速关闭,“水位开始上升,注意观察!”他们打开紧锁的清水池观察井盖,密切注视着水位变化。从厂区出来,一路向东再行进1000米后下立交桥,记者又进入了一处大型施工现场——石河头水厂DN1200出厂管线与新敷设DN1000供水水管线碰头的“主战场”,靠近了才知,那些从远处看到的流动光束、听到的机器轰鸣声,源头都在这里。

“把蓝色的防水布扔下来”“再使使劲往东拽一下”“照明灯往左挪”……在明亮的灯光指引下,记者进入工地核心区,只见作业点内的施工已全面铺开,挖掘机来回移动,有的工人穿着水鞋、拿着铁锹在清理管口泥土,有的工人拿着扳手、电焊在切割管道,外围的工人则进行现场安全维护,指挥挖掘机、吊车,操控配电箱,配合井下工人的工作,十分默契。“准备就绪,打开阀门,泄水!”晚上10点,工程进入泄出管道内存水的阶段,负责切割的工人已经出井,三名工人灵活地踩着井壁的爬梯进入阀门井,外围的工人齐刷刷围上前,记者也紧跟上去。只见两名工人脚踩管道、一齐握住近半米长的管钳发力扭动了开关,水从管道喷涌而出,没过几分钟,水就没过阀门及工人的脚踝。“吊车,上!”伴随着又一声令下,3名工人依次被转移上来。

由于当晚的气温偏低,在等待水被抽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空档里,工人们纷纷摘下手套搓手或者原地跺脚,以此来暖身。

记者了解到,石河头水厂设计日供水量10万立方米,供水量占西部城区日供水量的60%左右,是西部城区供水的主要水厂,从石河头水厂DN1200出厂管线原接出有DN1000、DN800两条供水主管线,其中DN800供水管线(砼管)因管线老化严重漏损频发,近年来已不再参与城市供水。而随着城市供水需求的不断增长,为石河头水厂敷设新的DN1000供水管线,既能充分发挥石河头水厂的供水能力,又能未雨绸缪,充分保障居民用水水量水压,同时也使得西海岸新区供水管网进一步优化,可谓一举多得。

为什么一定要在夜间“接头”呢?“施工期间需停运石河头水厂,对西城区供水影响较大。”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有限公司调度中心副主任李波告诉记者,白天城区用水量较大,石河头水厂停产施工将极大地影响居民、企业正常用水,而且西部城区也将面临管网失压的危险,为稳妥推进工程建设,所以施工改在用水低峰期的夜间进行。

此外,为将施工影响降至最低,水务公司还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踩点勘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供水调度方案,对施工期间用水量进行了测算,采取调整各厂站供水量、提前蓄满高位水池、对用水大户采取限水等措施,保障施工期间城区平稳供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