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用心用情开展富有特色的青少年关爱教育

让家国情怀激荡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 谭宁

本报通讯员 王丰业 崔锦萍

青岛西海岸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广大“五老”志愿者扎实开展爱国教育、红色传承、家风宣传、法治教育等富有特色的关爱教育活动,为促进全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区关工委在全区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老少共筑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五老”志愿者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去年以来,“五老”志愿者到机关、学校、企业、村居开展宣讲活动300多场次;关工委海风乐团演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音乐会”60多场次。

新区关工委还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联合教体局、团区委组织成立以“五老”志愿者为主体的党史国史教育宣讲团,开展红色教育宣讲活动20多次,受教育学生累计达3万多人次。此外,新区各级关工组织还充分利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等时间节点,组织青少年开展“缅怀先烈,不忘国耻”活动;组织青少年和农村青年分批到沂蒙革命老区、杨家山里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聆听红色故事。

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新区关工委从去年开始打造了黄埔江路小学、蜊叉泊社区、瑞源集团等20多个好家教好家风样板,提高家长和家庭教育水平;总结树立30多个好家风标兵,挖掘本土名人家风家训资源,整理42篇供市民交流学习;黄浦江路小学、开发区六中等学校编撰《传家风承家训》《经典诵读》等教材,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最佳场所。为此,西海岸为167所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负责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全区1200多名法治教育志愿者积极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去年以来,共举办法治教育报告会1000多场次。在社区,区关工委广泛动员老政法及社会爱心人士对青少年开展遵纪守法教育。由300多名“五老”志愿者组成的123个帮教小组,还开展进家门送法治、送关爱活动,并特别对单亲、离异等特殊群体给予关爱,给他们送温暖、解难题。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