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通车运营
新区“硬核制造”拉起“超级大桥”
□记者 董梅雪 报道
本报9月28日讯 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这座“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以桥面距水面625米的惊人高度和1420米的主桥跨径,刷新了世界桥梁跨径与高度的两项世界纪录。董家口经济区企业青岛特钢凭借其新一代绿色工艺超高强度缆索用钢,为这一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支撑。
面对花江峡谷复杂地质条件和极端气候挑战,大桥对缆索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提出极高要求。青岛特钢科研团队突破技术瓶颈,创新研发超高强度桥梁缆索盘条,通过精确调配合金成分和创新优化控轧控冷工艺,使盘条在热轧状态下具备优异的高强塑性,从源头降低能耗与碳排放。
该技术制成的桥梁缆索强度更高,单丝承载力强劲,能够轻松承受巨大拉力,确保大桥在强风、重载等严苛环境下的安全稳定。
作为全球桥梁缆索用钢领域的领军企业,青岛特钢与客户协同创新,从原材料研发到缆索制造各环节紧密合作,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盘条优异的塑性显著提升了缆索抗疲劳性能和使用寿命,有效降低大桥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