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组织生活送进护养院
灵珠山街道“红帆支部”主动吸纳流入老党员,让老党员安“家”又安“心”
青岛西海岸报
2023年06月02日

红色尖兵志愿服务者定期上门陪老党员聊天。□记者 丁霞 摄
□本报记者 肖芳 丁霞
5月24日下午,在位于灵珠山街道的首康壹家护养院,87岁的老党员孙美玉和她的老伙伴们再次迎来了几位穿着红马甲的来访者。他们是灵珠山街道柳花泊一社区“红帆支部”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就是母亲,母亲又来看望我们这些老小孩儿了!”孙美玉一看到这些“红马甲”,就主动伸出了手,跟他们拉着手、聊着天,一起晒太阳、唱红歌。
“孙美玉是一名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两年前从附近村里搬到了护养院,每年还在原村交党费,却一直没法回去参加组织生活。像这样的老党员,我们护养院现在有十几位。”首康壹家护养院市场部经理张红云介绍。直到不久前,护养院所在的柳花泊一社区将这些流入老党员正式吸纳进入“红帆支部”,并多次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护养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老党员们才重新感受到了参加党组织生活的那份特殊“温暖”。
去年以来,针对部分流动党员“有家难归”、新市民新就业群体入党“有门难进”、规模较小“两新”组织“有组织难覆盖”等现实问题,西海岸新区优化调整组织设置,在城市社区和产业园区等区域设立“红帆支部”。根据工委组织部要求,灵珠山街道党工委于去年3月指导辖区6个城市社区党委分别成立了“红帆支部”。这些“红帆支部”整合社区专职党务干部、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力量,发挥好“三兜一树”专业平台作用,即兜底社区发展党员、兜底流入党员管理、兜底“两新”组织党建、树立党支部工作标杆。
以流入党员管理为例,“红帆支部”压实兜底管理责任,摸排辖区外来流动党员,对没有工作单位或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统一编入“红帆支部”进行管理,组织他们按时参加党组织生活,为流动党员安了“心家园”。将护养院流入老党员纳入“红帆支部”,便是柳花泊一社区“红帆支部”主动摸排取得的成果。
“随着我国迈入老龄化时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养老院安度晚年,其中不乏一些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老党员。由于身体原因,他们很难回到所属党支部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也就失去了一个与人沟通交流、谈心谈话的平台。”柳花泊一社区党委书记陈相龙表示,“红帆支部”的诞生,正好可以帮助这些老党员弥补这一缺憾。今年以来,为了给入住首康壹家护养院的老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柳花泊一社区“红帆支部”启动了“暖流行动”,红色尖兵志愿服务者定期上门,除了带去慰问品,还陪老人们聊天,听他们讲述人生感悟和家长里短。
截至目前,灵珠山街道6个城市社区“红帆支部”共有党员35名,累计开展入户走访调研900余次,与20个单位开展联建共建活动45次。“哪里有党员,党组织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覆盖到哪里。”灵珠山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赵树宗表示,“红帆支部”作为社区党建力量最强、党建资源最丰富并承担特殊职能的党支部,下一步将持续发挥好“三兜一树”专业平台作用,在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的同时,引导党员主动亮明身份,积极参与到社区共治中来,形成组织有号召、党员有行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