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擎,激活发展强动能
黄岛海关坚持理念创新、深化制度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全力助推青岛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
青岛西海岸报
2023年10月12日
□本报记者 丁晓慧 本报通讯员 方大林 张雨蓝
2019年8月底,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正式挂牌。4年来,黄岛海关坚持理念创新、深化制度创新、强化科技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助推青岛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自挂牌以来,青岛自贸片区进出口值合计6353亿元,区内注册企业超4万家,进出口值年均增幅27.3%,占青岛市进出口比重由16.5%提高至23%。
以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近日,在黄岛海关关员监管下,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内16个集装箱、314吨进口棉花通过智能鉴重平台,半小时就完成了鉴重、出证。
黄岛口岸是全国最大的棉花进口口岸,为提升进口棉花贸易便利化水平,2020年8月,黄岛海关在青岛自贸片区启动进口棉花“集成查检”监管模式,将海关口岸检疫、目的地检验、重量鉴定等进行一体融合。目前青岛自贸片区内2个综合保税区、30多家进口棉花保税仓库全面应用这一模式,累计超2万个集装箱进口棉花通过该模式进口。
这是黄岛海关推进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青岛自贸片区设立以来,黄岛海关成立12个业务专家组、6个改革攻坚小组,开展集成创新研究。4年来,黄岛海关累计推出自贸创新实践案例28项,16项创新举措在全省复制推广,5项创新举措在海关总署备案。
助推跨境电商加速跑
近日,在办结海关监管通关手续后,青岛宏运易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20吨出口五金配件,通过海运方式从青岛港发往位于肯尼亚的海外仓。该公司是青岛自贸片区内一家跨境电商企业,深耕非洲市场,在肯尼亚建立了海外仓,今年出口额已达百万美元。
黄岛海关积极支持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发展,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仓建设,帮扶企业由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提升为“互联网+国际贸易”。截至目前,黄岛海关辖区已有19家企业备案开展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
此外,黄岛海关还支持其他跨境电商业务开展,率先在全省开展跨境电商“9710”“9810”业务,实现6种跨境电商监管模式全覆盖,完善企业备案、查验流程,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集拼业务,提升跨境电商货物通关速度。目前,已有近30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青岛自贸片区开展业务。
科技赋能便利化通关
“以前,我们办理一票货物查验手续,需要在港口调度、客服中心、海关前台等多窗口来回奔波。”青岛顺通捷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盖龙军说,现在企业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云港通”一站式全程线上办理业务。
据悉,黄岛海关整合海关、港口、企业三方信息,同步嵌入一体化作业流程,创新推出“云港通”口岸智慧查验平台。“平台具有查验业务办理、智能确认信息、免单申请等功能。”黄岛海关查检一处机检审像科副科长邱明明说。平台上线以来,累计超过700家代理企业在平台开通海关查验业务,约占青岛口岸总代理数的90%,实现查验业务量21万票、52万自然箱。
4年来,黄岛海关通过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创新风险筛查、图像研判、验证检验方式方法,推动非侵入式监管广泛应用。同时,提升口岸查验环节“数字、数智、数治”水平,试点移动查验单兵集成知识产权商标智能识别应用系统,让企业通关更便利。
港口辐射范围再扩大
近日,17.4吨不锈钢丝自枣庄通过铁路运至青岛前湾港码头,通过“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方式装船发往国外。
黄岛口岸是黄河流域主要出海口,黄岛海关充分发挥口岸区位优势,创新“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物流模式,支持内陆港建设。在该模式下,企业每票货物通关时间由20小时缩短为3小时,与公路运输相比,境内综合运输成本下降20%。
黄岛海关全力支持港口拓展辐射范围,最大限度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覆盖优势,通过开发上线“水水中转智能辅助系统”、开展“离港确认”试点等举措,支持青岛港作为离境港落地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青威一港通”监管模式。今年前7个月,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港口第3位,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港口第4位,航线密度位居北方港口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