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镇总投资30.1亿元的1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凝心聚力优环境,热辣滚烫拼项目
青岛西海岸报
2024年04月15日

大村镇举行2024年“打头阵、当先锋”市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青岛白马河酒业生产基地总部建设项目效果图

大村镇食用菌共富循环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 □记者 梁玉鹏 摄
□本报记者 梁玉鹏
4月12日,西海岸新区大村镇在青岛白马河酒业生产基地总部建设项目现场举行2024年“打头阵、当先锋”市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据了解,此次集中开工包括垚鑫科技检验装备研发生产项目、南美对虾陆上生态循环养殖项目等1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0.1亿元,涵盖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
今年以来,大村镇全面强化“打头阵、当先锋”意识,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一号战略”,把招引优质项目作为“一号工程”,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精准服务企业发展,为龙年生产“聚势而上”注入“热辣滚烫”的澎湃动力,以“龙马精神”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盘活闲置资产
助力项目“拿地即开工”
作为盘活闲置资源的典型代表,大村镇白酒酿造文旅产业园项目占地71.24亩(一期占地51.26亩),总投资约5亿元,主要包括白酒生产基地及博物馆、民宿、餐饮等旅游服务配套,拟建设发酵车间、蒸馏车间等5个标准化厂房,配建4条原浆白酒生产线。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达14200万元,解决就业400人。
“大村镇积极跟进项目全过程,在前期项目拿地过程中,按照‘盘活一处低效土地、清收一个债务包、发展一个新产业’的‘三个一’工作思路,在妥善解决相关债务纠纷基础上,先后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论证、项目选址的控规调整、原‘藏马人家’项目用地的收储回购及重新出让等工作,做到‘拿地即开工’。”大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大村镇坚持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围绕深化精细服务、推进项目建设等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服务更有温度、帮扶更有力度。
“项目顺利开工,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实干精神,依托大村镇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精准对接大村镇产业发展布局和发展需求,坚持项目优质高效、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以高效率、高标准、高要求的工作态度,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青岛坤溪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亮说。
补强产业链条
填补食用菌种业空白
近日,记者走进大村镇食用菌共富循环产业园看到,4栋生产车间和一栋办公楼主体已经建设完毕,正在进行内部间隔和内部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工作。
“1号车间是制包车间和净化车间,还包含实验室等配套功能间,满足企业的技术团队进行菌菇相关培养实验。目前技术团队共有6人,全部是企业专门引进的专业性人才,我们还加强与中国食用菌协会以及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沟通协作,充分保证人才资源对菌菇产业发展的长效支撑。”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继强告诉记者,项目投产后,年计划装包/瓶量2500万包,除了满足企业自身的生产需求外,还能实现30%左右的菌包菌瓶对外销售。
“为保障大村镇食用菌共富循环产业园项目落地建设,相关部门在经过前期深入调研了解后,将青岛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35万元用于该项目建设,通过这个项目,村集体每年可取得33.03万元的租金。”大村镇经济发展中心负责人刘中帅介绍说,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真正实现循环产业“菌棒制作-菌种繁育-工厂化种植-精深加工-仓储销售-废料还田”一体化产业链条,能够独立完成菌种的研发育种,有效填补新区食用菌种业产业空白。
优化营商环境
保障项目“无障碍”推进
近年来,大村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实体项目建设作为践行“一二四四”高质量发展思路的重要支撑,作为推动镇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和重要抓手。2023年,全镇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企业数量大幅增长,规上工业产值增速91.52%,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147%,经济运行步稳行健,招商引资成效良好。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大村镇坚持为企服务根本原则,多措并举创新工作方式,破解企业招工、融资等难题120余件。创新实施的“展、转、腾、挪、嫁”五维工作法,盘活低效利用土地352亩,获省政府批复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共计316亩,目前全镇6处770余亩招商地块由“项目等地”变为“地等项目”。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大村镇将持续发扬‘创新、勇毅、实干、争先’的‘龙马精神’,为项目顺利实施做好要素保障、创造便利条件、化解实际困难,保障各个项目‘无障碍’推进。”大村镇党委书记任双平表示,下一步,大村镇将以此次集中开工为契机,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一号战略”、把招引优质项目作为“一号工程”,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以实打实的工作、心贴心的服务干出叫得响的成绩,以“龙马精神”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新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