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车在小区被划能拒缴物业费吗?
钱小姐因为自己停放在小区里的私家车辆被人划伤,再加上地下车库里的窨井盖被盗,向物业反映未得到处理,因此拒缴物业费,结果被物业公司告上法庭。通过法院调解,钱小姐同意向物业公司支付欠付的物业费及滞纳金。
【法官说法】
业主财物受损,不能当然成为业主拒缴物业费的理由。同时,《物业服务合同》中关于业主财物受损的免责条款,并非当然成为物业公司免责的合理借口。如有证据证实物业公司在履行物业服务合同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业主财物受损,物业公司应就业主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如因第三人侵权导致,业主应向侵权人主张相应的赔偿责任。物业公司在物业管理服务中存在瑕疵,业主可通过相应途径主张权利。
□延伸阅读
这些情况易引发物业纠纷
1、开发商的遗留问题,容易让业主和物业闹矛盾。比如:开发商交付的房屋存在设计不合理或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房屋规划变更影响业主权益、配套项目不全等。由于业主联系开发商困难,且认为物业与开发商为同一家,因此直接要求前期物业公司解决。当开发商与物业公司互相推诿责任时,导致业主不满,从而引起纠纷。个别开发商指定的前期物业企业没有多少实际管理经验,服务质量差,难以得到业主认可,或是一些前期物业公司为了承接物业项目,自行降低标准接管物业,都为日后的纠纷埋下隐患。业主入住后一旦产生不满,往往把矛头指向物业公司。
2、物业公司服务标准不明确,导致无法对其进行监测和评估。业主认为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与当初的承诺、宣传有较大出入,而物业公司则认为自身在小区的管理和维护中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埋怨业主过于挑剔。由于物业服务行业在发展初期,我国立法及实践中均未形成分类全面、系统具体、指标明确的物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且该行业本身存在项目多、标准难以量化等特点,使得法院在处理物业纠纷时,对物业服务水平难以进行客观评价。当物业公司缩减服务项目和内容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估,纠纷难以化解。
3、物业公司收费标准及支出项目不够公开透明,易使业主对收费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当下,物业收费标准特别是支出项目,一般不向全体业主公开,导致业主怀疑物业公司只收费不管理或多收费少管理,一旦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地方,容易拖欠物业费。另外由于单个业主处于弱势地位,无法与物业“平等协商”,也容易产生纠纷。比如,双方对于物业费的优惠打折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有的业主因未实际入住小区,而要求物业费打折,而物业公司不同意。有的小区二期开发产生噪音,部分业主拒缴或少缴物业费,而物业公司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