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主任 陈冬冬
扎根社区练本领 医者仁心传美名

陈冬冬(左一)为患者把脉。
□本报记者 张静
在薛家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位年仅34岁、远近闻名、受人尊敬、医术高超的基层中医师,从业十几年来,他怀着对百姓的深情,对崇高事业的追求,勤奋钻研、淡泊名利,曾花不到1块钱治好了病人的头痛,花不足10块钱治好了病人的耳聋……
他就是薛家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主任陈冬冬。
扎根基层精研医术
陈冬冬在很多同学眼中是个“异类”。他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专业,是硕士研究生,对中医和针灸有很高的悟性,凭借他的资质,毕业后完全可以选择一家三甲医院边工作边深造,但他却选择成为一名社区医生。
“中医来自于民间,也应该服务于民间,只有通过诊治大量的患者,才能不断精进医术。”陈冬冬说道。
据陈冬冬回忆,刚来到薛家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几个月,周边的居民因为不太信任社区医院的中医师,陈冬冬和其他4名医生每天只能看诊10几名患者。但陈冬冬凭借自己精湛的中医诊脉和针灸技术,很快打开了局面。“只要患者吃你的药有起色,他自然会找你复诊,只要你治好一名患者,他自然会把身边的亲戚朋友介绍来看诊。”陈冬冬说,几个月后,他就已经一号难求了。
如今,他的中医工作室日诊量达200余人次,年接门诊患者达4万余人次,患者治愈率及好转率高居不下,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开药注重效高价廉
工作以来,无论是本地群众,还是外地慕名赶来的,陈冬冬都不分亲疏热情接待。虽然他工作任务非常重,但他都耐心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治,争取让每一位患者都满意而归。
“陈冬冬医生每周看诊4天,每天80个号,每次一挂出来,几分钟内就抢光了。”找陈冬冬看肺病的孙女士讲述,他们找陈冬冬看病,一方面是他看病准,用药也精准,另一方面是他开药都是小处方,有的小毛病吃了他一两服药就好了,药费加挂号费一共也就20多元。“我们社区有个邻居头疼了半个多月,吃了好多消炎药和止痛片,就是不见好,陈冬冬看诊后给他开了一服小剂量的麻黄汤,药费不到1元钱,就药到病除。”社区居民陈先生说。现在大家都知道,有病就去找陈医生把个脉,准给看好。
“每当听见患者叫我‘陈医生’,我会觉得这就是一种责任感、价值感、幸福感。”陈冬冬坦言,注重效高价廉,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就是他行医的原则。
踏实本分行医救人
行医期间,有些患者总打着“补补身子”的名义送礼,都被陈冬冬退回;有些患者送来锦旗,他也不挂诊室,并劝患者不要再送。“治病救人乃医生本分,治好了正常,治不好是自己水平欠佳,为医者不能有炫耀之心、浮夸之心,要踏实本分地行医救人。”陈冬冬说道。
就这样,凭借高尚的医德与高超的医术,陈冬冬已成为全市乃至全国闻名的中医大咖,并将“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人才”“民间传统技艺人才”等荣誉称号收获囊中。虽然收获如此多的荣誉,但他从没有浮夸炫耀之心,依旧默默扎根在基层社区服务病患。
“扎根社区,心系群众,从内心来说,我真的感到很幸福。”采访结束时,他淡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