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蚂蚱
□朱睿
秋季是捕蚂蚱的好季节,想起儿时捕蚂蚱的过往,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稍蚂夹,学名中华蚱蜢,它们身材细长,有的呈绿色,有的呈土黄色。据说稍蚂夹为杂食性昆虫,寄生植物广泛,它们将叶片咬成孔洞,严重时将叶片吃光,是破坏庄稼的害虫,所以我们乐于消灭它们。公的稍蚂夹个头小,捕到就拿去喂鸡;母的个头大,抓到就油炸着吃或者做成蚂蚱酱。
另外还有飞蝗,有的也叫青头郎,多为灰色,也有绿色的。飞蝗翅膀很长,善于飞行,不好捕捉,一般要借助工具:用铁丝弯一个圈,将圈捆在木棍上,再在铁圈上缝个塑料编织袋即可。别看工具简单,却很实用。记得有一次,父亲趁着晨曦,领我到田野里,说蚂蚱翅膀上带着露水珠的时候最容易捕捉。只见他在草堆里左一下、右一下,唰唰几下就将蚂蚱捕在袋子里了,远比用手一只只捕捉快得多。
我们这里常见的蚂蚱品种叫蹬倒山,学名棉蝗,它们全身呈绿色,成熟的双腿长满锯齿,翅膀分两层,内层呈暗红色。蹬倒山弹跳力极强,特别是公的,擅长飞行。以前田埂上、玉米地里,蹬倒山并不鲜见。到了中午,它们多喜欢在朝阳的地方晒太阳,浑身被晒得暖烘烘的,懒得动弹,这时徒手就能捉到不少。捉到后将它们穿在草编的辫子上,围成一圈,提回家去。蹬倒山个头大、皮厚,所以油炸的时候一定要炸透、炸酥才好吃。
蚂蚱有很多种烹饪做法,比如油炸蚂蚱、干煎蚂蚱、烧烤蚂蚱等。其中油炸蚂蚱最简单:把逮来的蚂蚱去翅去肠择洗干净,放在锅里放点花椒、大料、盐,煮熟晾干,然后在油锅里炸酥,出锅装盘即可。或者将蚂蚱加入粗盐,在案板上剁成细细的蚂蚱酱,剁好后装入一个阔口瓶,封严后放到窗台上晾晒半月即成。晾晒好的蚂蚱酱成诱人的红褐色,炒菜时在炒锅里加入一勺爆香,最是美味!哪怕最平常的菜肴也会鲜味倍增。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农药品种有了极大丰富,可喜的是就此消灭了蝗灾,可悲的是再难尝到蚂蚱美味。前些日子,我去超市熟食区居然看到了油炸蚂蚱,一打听原来是养殖而成的,心里不由得想起那捕蚂蚱的童年时光及母亲做的蚂蚱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