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畅通成长渠道,释放人才活力

区人社局加快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将普遍覆盖全区规模以上企业


  青岛琅琊台集团为职工颁发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韩洁    
  日前,青岛市人社局、青岛市发改委、青岛市工信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激励力度,做强技能人才评价载体,大力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全面助推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和产品转型升级。
  为加速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区人社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目前,除之前审核通过的26家企业,各镇街又反馈上报符合条件投保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企业25家,正在积极审核相关材料,组织上报。
  政策精准传导
  赋能市场主体
  2020年起,根据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全面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西海岸新区在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中全面宣传推动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
  记者了解到,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是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确定评价的职业(工种)范围,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或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最新技术规范,自主选择评价方式方法,把企业认可的技能人才选评出来,并兑现相应待遇。
  “通过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能够真正实现‘技能人才干得怎么样,企业说了算’。”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科工作人员尹相江介绍说,企业开展技能人才的自主评价工作需先向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备案,通过评估审核后即可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
  目前,全区审核通过、已备案的企业有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琅琊台集团、青岛前盛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26家,已自主评价1630名技能人才,并颁发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兑现了相应待遇。另外,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春天之星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青岛盛客隆集团公司、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已通过省厅备案审批。
  企业自主评价
  释放人才活力
  尹相江给记者举例,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现有高层次人才、国家注册类人才、高中级职称、技能等级人才等专业技术人才110人,占比16%;拥有从业人数700余人,其中一线技能人员380人,涉及十多项技术工种,已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资格的技术人才有8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人,中级工程师46人,技师2人,高、中级技工26人。初级工、中级工、高技工比例的不协调,与该公司的发展需求不符,因此该公司对技能人才需求迫切。
  过去,该公司主要以外部培训、鉴定的形式培养人才,如今,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给予了企业自评的权利,也为企业的技能人才提供了专项职业发展通道,达成企业与人才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据了解,该公司从2019年开始企业自主评价体系的备案筹备,并设立自主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马昭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公司技术、制造、品质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专家队伍,负责本公司各职业标准的审定、专业技能的评审鉴定、培训质量的检查督导、评估、培训指导等工作,同时在电气工作室、华世洁1号厂区、金能厂区划区域用于技能培训。
  从技能人才备案准备到提报,过程中该公司逐步完善了自身在技能人才培育领域的体系建设,公司目前已对经验丰富的10余名兼职培训师进行了聘任,建立了标准的技能人才评价流程,配套10余项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管理制度,全方位保障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落地实施。
  完善规则程序
  有序开展工作
  “长期以来,技能人员水平评价都是由政府认定,发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尹相江告诉记者,今后这些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证书将被企业或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发放的技能等级证书替代。
  据悉,为充分发挥优势企业作用,区人社局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申报工作,通过开展线上服务,助力企业“零跑腿”完成全部材料申报;企业复工后又主动送政策上门,多批次深入企业走访、开展座谈,了解企业评价工作基础、组织管理、难点问题,确定申报企业名单,及时跟进开展培训指导,对申请备案材料、组织机构、管理办法、评价流程等十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指导。
  接下来,西海岸新区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将普遍覆盖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区人社局也将继续通过建立规则、规范程序,有序引导企业开展自主评价,并加强对企业开展自主评价的监督,确保自主评价取得实效,助力新区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