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身边事,当好知心人
长江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转作风、强能力,切实办好民生实事

工作人员组织社区少年儿童开展活动。(长江路街道供图)
□本报记者 丁霞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日前,长江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广大干部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促发展,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办好为民实事。
优化流程,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长江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转变思路、优化流程,除人民网留言板、市长信箱等仍然按照原有途径流转外,其余均通过“西海岸新区社会治理信息平台”直接分转至各承办单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长江路街道还通过设立科室(社区)公众投诉专员、开展阶段性业务培训等措施,督促指导各承办单位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做好投诉事件的协调反馈工作。据介绍,今年一季度,长江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共受理处置市民咨询、诉求、意见和建议7525件,办结率100%。
完善制度,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近日,有居民反映在昆仑南路和齐长城路交叉路口西南侧人行道处,存在污水外溢现象。长江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第一时间协调齐长城路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经多方了解,此处污水井属于昆仑山路修缮遗留工程。为营造良好环境,减少居民出行不便,齐长城路社区积极联系排污车妥善做好清污和管道疏通工作。
据了解,为提升工作成效,长江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公众诉求受理处置工作制度,在“周上报”的基础上增加“月通报”,将每周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梳理呈报至分管领导,做好风险预警;同时将每月承办情况、存在问题等在街道层面通报,倒逼各承办单位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切实做好公众投诉受理处置工作。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长江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群众满意度提升了4.2%。
转变方式,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自3月份以来,长江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受理的关于返青疫情防控政策、隔离政策、疫苗接种等疫情相关咨询事件数量显著增长,占当月事件总量的40%左右。为第一时间解答群众咨询,长江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立足群众需求,积极担当作为,工作日自觉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主动坚持在岗在位,严格确保群众诉求受理后一天内得到反馈,当好群众的知心人。
天下事,做于细,成于严,非严不足以成事,非实不足以求效。下一步,长江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将继续秉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的工作理念,不断推动群众诉求受理处置工作落实落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