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台街道构建“同家园、同管理、同服务、同权益”管理新模式
1.7万新市民加快融入“新家园”

工作人员通过智慧王台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外来人口数据。
□本报记者 周莹
本报通讯员 颜圆圆
近年来,随着新区北部城市副中心、北部产业新城建设步伐的加快,有越来越多的新市民选择在王台街道安家落户、工作生活,为街道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据介绍,王台街道目前共有在册登记的新市民1.7万余人,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新生活、新环境,街道以“同家园、同管理、同服务、同权益”为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以新区“一家亲”平台为依托,搭建特色化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新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
鼓励新市民参与社区治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产业发展、生活配套服务逐渐完善,王台街道共吸引了1.7万余名新市民,数量占据全街道人口近四分之一。
“如何更好地引导新市民融入街道”成为王台街道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自今年以来,王台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提升社会管理体系,优化公共服务体系,畅通治理参与体系为目标,大胆探索新市民融入基层治理工作,保障新市民在王台街道安居乐业。
据悉,针对新市民群体面广量大、成分复杂等现状,王台街道推出“亲情化服务、民本化管理”社会治理行动,以促进新市民融入街道为行动重点,鼓励新市民积极参与基层建设和社区治理,逐步构建新市民融入工作共建共治体系。王台街道社会治理中心作为该项工作的牵头单位,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纵深推进各社区新市民融入工作,通过深挖各社区工作亮点,突出各社区特色品牌,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王台街道新市民融入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联动管理<<
搭建特色化服务平台
据了解,王台街道社会治理中心按街道党工委统一安排部署,通过多点收集信息、建立健全新市民基础信息档案等多项措施,将新市民“同家园、同管理、同服务、同权益”管理新模式切实落到实处。
王台街道社会治理中心通过采用“多方配合、数据共享”的模式,联动公安、工信、医院、学校等多个部门,多点、多渠道收集新市民基础信息,同时联络劳动密集型用工企业、小区物业公司、居委会、村委等单位,共同对王台街道范围内的出租屋进行地毯式摸查,按一户一档建立档案资料,作为西海岸新区“一家亲”平台用户启用后的原始基础数据。
以驻地83个网格村、2个居委会以及70家驻地规模型企业为单元划分,一个单元提报一名新市民管理员,以所辖范围开展区域化管理。为确保新市民档案信息准确、全覆盖,该社会治理中心还组织建立新市民管理员群,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并以西海岸新区“一家亲”平台为依托,搭建新市民特色化服务平台。
>>协同共治<<
探索新老市民共融新路
台东路社区是王台街道辖区内以楼盘为主的城市社区,目前共有26个楼盘,常住人口1.3万人,属于王台街道新市民密集分布社区。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衍生出管理难题,台东路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寻求新市民融入社区的新思路、新路径。通过建立各职能部门联络指导机制、完善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快速发现和应急处置机制等方式,实现了新市民主动加入社区自治,为管理难题觅得“一剂良方”。
自3月中旬开始,王台街道各站所组织党员干部、新市民志愿者开展“一家亲”扫码登记工作,同时通过播放广播、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方式在建筑工地、公园等人流密集处开展新市民扫码登记和各项民生政策的宣传工作,从而提高新市民对王台街道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知晓度和共享度。
据悉,王台街道以“同家园、同管理、同服务、同权益”为理念,探索出一条服务为本、道德引领、自治管理的新老市民共融新路,增强了新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更好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