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多一点,企业负担减一点
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助力新区经济平稳运行
□本报记者 谭宁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将稳经济保发展作为“一号工程”,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便民利企服务,持续加大对重点企业“一对一”帮扶力度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力度,助力新区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加强环评审批服务
助推重点项目落地
青岛育博教育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在项目扩建过程中遇到项目规划问题,了解情况后,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第一时间建立环评审批服务专班,联合项目方、环评单位进行现场踏勘,快速解决了审批规划制约问题,大幅缩短了环评审批整体时间。
重点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今年以来,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印发《服务保障2022年重点项目“快审批快落地”工作方案》,推行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简化管理、精简流程,对环境影响小的建设项目,严格落实省、市颁布的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建设项目名录,豁免审批手续,直接纳入事中事后监管。同时,扩大“区域环评+告知承诺”审批试点范围,1个工作日内完成“告知承诺”审批。
另外,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创新定制化、个性化环评审批服务,成立重点项目攻坚小组,每个重点项目均配备一名帮办专员,提供环评审批全流程“一对一”专人服务,审批人员主动靠上,定期调度项目进展情况,深入沟通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研究解决方案,大幅缩减环评手续办理整体时间;从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评协会等单位聘请10余名环保专家组成智库团队,针对重点项目存在的难点堵点答疑解惑,为项目环评审批提供精准专业的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已完成2022年度1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
加强排污许可指导
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面对排污许可证填报信息多、审核工作量大、企业不了解政策等情况,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经过前期的创新和探索,制作了一系列方便快捷的操作流程,大幅压缩办理时限,排污许可证从提交申请到核发在8个工作日内完成,比法定时限压缩一半以上。
截至目前,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共核发排污许可证550家,其中大多数企业可以自行完成排污许可证申领,节省了委托第三方的费用。但是对部分工艺复杂的排污单位,依然需要人为干预指导。
金能化学是新区一家重点石化企业,由于生产工艺复杂,填报内容繁多,企业自行申领填报较为困难。了解情况后,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一对一”指导企业参照操作流程进行登记填报,本来需要10多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140页排污许可证填报审核,仅用5个工作日就全部完成,为企业省去了技术咨询费用。
同时,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还按行业建立排污许可证指导服务微信群,全天候为排污单位答疑解惑,解决企业在排污许可证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青岛赢创二氧化硅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根据有关监测要求,该企业作为重点排污单位,每日应进行一次石油类项目检测,经估算企业每年要增加约30万元的检测费用,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
为解决这一问题,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主动到企业进行现场帮扶指导,对生产工艺、产污设施进行详细分析,并与国内同类企业反复比较,最终根据技术规范的一个细节规定,依法取消石油类监测项目,实现了为企业“减负”。
此外,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还确定18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推动复工达产。将24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按照“不限产、不停产、少检查、少打扰”的原则,优先保障企业生产发展。落实企业经营容错机制,对5家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免于处罚。
加强作风能力提升
锻造生态环保铁军
准确把握严格执法和温情服务的职能边界,对于每一名执法人员都是巨大考验。今年以来,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坚持科学执法、主动作为,不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大力锻造“实干家”干部队伍。
为减少企业迎检负担,腾出更多时间发展经营,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聚焦非现场执法,完善执法智慧平台系统建设和流程梳理,建设基础数据收集、风险预警提示、数据比对分析、自动溯源分析、执法任务发起、综合指挥调度一体的生态环境执法指挥体系,科学预判环境问题,合理安排检查任务。
在日常执法过程中,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发现企业因不了解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政策,而出现非主观故意违法行为的现象较为突出。对此,该局转变作风、主动作为、靠前一步,开展“送政策早介入”活动,多种渠道进行执法宣传,累计完成529家企业的181名负责人、743名环保人员的网上培训,极大减少了非主观环境违法行为。
在锻造“实干家”干部队伍方面,西海岸生态环境分局常态化开展执法培训,每周开展执法知识考试,筹备“建功立业墙”,建设“荣誉墙”,不断提高执法办案质量水平。今年,该局首次获评国家级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1名执法人员获评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个人,历史上首次实现集体、个人荣誉“全包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