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远方”的记忆

  □焦兴苹
  从小学到大学,每次假期将近,那种“要回家了”的兴奋感,都会使期末复习变得不那么紧张,考试也不那么痛苦,因为生活有了盼头。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心里一天天欢喜雀跃,眼前已经浮现我的小城临夏那像菊花一样绽放的笑脸,耳边已经响起临夏人用方言唤我的口音,还有亲人们欢聚一堂的热闹气氛:爷爷奶奶拉着我们小辈唠家常,小叔小婶拉着我跟弟妹比个子,桌上一堆好吃的,灶台的火苗映红了妈妈的脸……
  时光如流水,不知不觉间我又回到了青岛。闲暇时候,不自觉又想起了假期的幸福点滴。
  假期里最爱去的地方就属我的老家了,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那里我能感受到无拘束的自由,能够过上跟循规蹈矩截然相反的生活。在那里,从早到晚除了吃饭,其他时间你可以在村子里和小伙伴闲逛,可以顺着麦田一直往东走,看绚丽的朝霞和晚霞,观袅袅的炊烟,品人间的烟火,处处都印着农家的地方特色。最重要的是,村子里的人都特别热情,只要碰到面,就会被他们叫到家里吃饭。最常吃的是搅团,老家的搅团可好吃了,那是大妈用自家石磨磨出的豆面和玉米面制作出来的美味。小时候觉得这些美食好吃是理所应当的,现在才明白一切都来之不易,每餐饭都有汗水,都是心意,都要被珍惜。
  我隔壁的大妈和大叔是一对脾气极好的夫妻,他们的孩子总把别人家的孩子叫来一块儿疯,房间里的东西总是被东一堆西一堆地折腾……可夫妻俩从不干涉,只跟在后面默默收拾打扫。
  有时,我会带着弟弟妹妹和村里的其他孩子在外面玩一整天,室外冷风呼呼地刮,隐隐传来大人找各家孩子的呼唤。紧接着,就是一家家大人领着自家孩子一顿叱责,理由各异:外边风大,没穿厚衣服把你吹感冒了咋办?跑那么远把膝盖磕了咋办?……虽然训斥很严厉,可是小孩子们也不生气,大家都能够感知到大人嗔怪底下掩藏的爱。
  以前总想要去远方,现在才发现家门成了远方。但我希望,那些消失了的岁月,永远都停驻在漂泊的记忆中,带着远逝的昨天,追风流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