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涩涩的水萝卜棵

  □马志丁
  莫愁客到无供给,家酝香浓野菜春。儿时每年青黄不接时,正是野菜占据农家餐桌的时候。万千野菜中,不起眼的水萝卜棵是我的最爱。水萝卜棵又称马康草、涩荠菜、离子草等,却很少有人提及它的学名。水萝卜棵的叶子一面光滑,一面有些涩涩麻麻的毛刺,整个植株看上去不怎么清秀,我也没找到半句关于它的古诗,看来着实普通。但无论如何,水萝卜棵都是我儿时野菜里的“扛把子”。
  “水萝卜棵(kuō),打豆沫,越打越好喝”“客(kēi)来了盖上锅,客走了掀开锅,大人小孩站着喝”……这是儿时村里流行的谚语。据说水萝卜棵有养肝、利尿等功效,但农村人不管这些,能吃、好吃就是王道。
  我清楚记得,天气变暖后村邻们相继开始给麦地除草。“培苗常恨草相混,锄草又怜苗太娇。”母亲剜草时,总会把水萝卜棵单独拣出来,收集到篮子里。等到了中午,母亲就挎着半篮水萝卜棵回家了。母亲喜欢做水萝卜棵咸糊糊——谚语中“大人小孩站着喝”说的便是它。咸糊糊其实就是玉米糁子煮成的粥,粥里可以加花生米、黄豆等,但无论加什么,水萝卜棵都少不了,那股透着原生态乡愁的味道,至今都还在我脑海中清晰萦绕。母亲择掉水萝卜棵的根部,而后洗净、掐段、焯水。待花生米煮透、糊糊烧开后,将水萝卜棵撒进粥中,用勺子搅开,再盖锅烧开,便可食用了。舀进碗前撒上食盐、淋上香油,食材的各种香味便被充分调动出来。“大碗儿冷,小碗儿喝,一喝喝到日头落!”瞧!人们对水萝卜棵咸糊糊是多么钟爱!
  水萝卜棵美食可不止这一种做法。蒸菜、烙饼时,只要让水萝卜棵当主角,那味道就绝对差不了。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母亲用水萝卜棵包的饺子,口感不亚于苏东坡的春鸠脍。她将水萝卜棵简单焯一下后把水沥干,切剁成菜碎,打上五六个鸡蛋,拌上葱末、姜末、食盐、大香粉等,搅匀。饺子馅儿做好后,母亲再用散发着麦香原味的自产小麦面粉擀皮。包好的饺子滑进泛着水花的大铁锅,点过3次冷水后,滚烫的元宝形饺子就开始撩拨人的味蕾了。对我而言,这是那个泛着苦涩的年代里最美的膳食!
  如今我已到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一些儿时的记忆随着农村路面硬化的推进而慢慢消失在村东浅浅宽宽的河流里。但那涩涩的、毫无造作之姿的水萝卜棵却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梦中,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童年珍味愈发清晰。于是,我决定瞅准时机一定去剜上一篮子水萝卜棵,站在老家的院子里喝上一碗咸糊糊、吃上几个水萝卜棵馅的饺子。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