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育英小学创新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擦亮“Hui·劳动”品牌

“一米菜园”里劳动教育“生根发芽”

  □本报记者丁一

  俗话说“白露早,霜降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十月份正值冬小麦的播种季节。日前,在西海岸新区育英小学,学生们满怀期待地来到“一米菜园”劳动基地,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种冬小麦。领到种子后,大家认真聆听老师讲解的冬小麦的生长过程,并在校长于朝霞的带领下平整土地、播种、施肥、浇水……
  这节劳动课有着特殊的意义——学生们播下的种子有一部分来自千里之外的甘肃岷县。原来,今年4月,育英小学与岷县茶埠镇中心小学签署了结对帮扶协议,双方在教育教学上密切交流。眼下正值小麦种植季,小小的种子跨越山海,来到新区,和本地的种子一同种下,结伴成长。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价值。今年以来,育英小学紧扣新课标对劳动教育的全新定位,重点打造了“一米菜园”劳动基地,充分利用教学楼顶,重构少年儿童的劳动体验场景。该基地通过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创新设计,整合劳动教育、美育、艺术教育、综合实践资源,探索多学科有机融合,形成劳动育人新格局,在新区校园建设中成为一大亮点。
  据了解,育英小学把“一米菜园”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紧密融合,通过开展以“麦粒变形计”为主题的食育课程,把教材中出现的花卉植物融入菜园种植区域。各班级负责自己的责任田,老师带领学生调查和研究各种蔬菜的特点,以“全年可种、可多次采收、不易生虫、耐旱”为标准确定种植品种。待蔬菜成熟后,师生一起动手采收,送到食堂或带回家烹饪,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
  春分前后,香菜、菠菜相继成熟;立夏时节,小油菜、小白菜、茼蒿、生菜成熟,西红柿、茄子、辣椒、水萝卜等努力生长;秋分时节,播下冬小麦的种子……一年四季,育英小学的劳动课程始终有声有色。“一米菜园”创意设计已成为该校“Hui·劳动”劳动教育品牌的一张名片。
  “未来,学校还将引导学生研究探索自动浇水设备给菜园浇水施肥,使‘一米菜园’不仅是劳动课程,更成为跨学科课程,让学生们在娱乐中学习、在劳动中收获。”于朝霞说道。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