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吃上了“国家粮”
□张叶君
阳春时节,听说75岁的老娘吃上了“国家粮”,我便回村一探究竟。大场镇河西村旁厂房林立,村庄街道干净整洁,到处花红柳绿、风光旖旎。最让人难忘的还是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的自信笑容。
临近中午,胜水河西村的助老食堂内,人声鼎沸、饭香四溢。胜水四村的老人们都来这儿吃饭。饭菜荤素搭配、营养兼备、好吃易消化,符合老人的胃口。
娘回老家快十年了,她总说回村里住自在、舒服。平时吃饭,娘总是凑合,自从有了助老食堂,她的午饭就有了着落。饭菜一天一个花样,比自己做得都可口,还省时省力。吃饭时,老伙计们还可以聚在一起聊天谈心,好生惬意!因为有市里、区里和镇里给予的三级助老补助,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花1元钱即可享受餐费标准为9元的助老餐。热乎的饭菜不仅暖了乡亲们的胃,更暖了老百姓的心。
近几年,村里先后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使得村居环境明亮整洁、大为改善。村里还组建了秧歌队,逢年过节会组织排演节目,让村民们热闹一下。镇里和村里的爱心志愿者也时常进村献爱心。穿越四季的爱,让百姓的心里亮堂堂的。
娘喜欢喝茶,为的是消除疲劳,好忙活新一天的生计。但她常喝的是散碎的茶叶末和茶叶梗,只有过年过节或家里来客时,才舍得泡上壶成包的猴王茶。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两个姐姐和外甥女时常捎来各种茶叶,但娘似乎又对茶不大感兴趣了。娘有哮喘病,常年吃药,她一本正经地说:“恁张叔说了,吃药时不要喝茶,影响药效。”张叔最早干赤脚医生,后来乡村医疗改革,镇上打造了胜水村社区卫生室,他成了卫生室的大夫。谁家有个头痛脑热,不用出远门,在村里就能看上病、拿上药,还给报销,花不了几个钱。卫生室还给村民建了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为大家体检。对像娘这样的慢性病患者,张叔还会时常到家里来看望,指导规范用药。我说娘咋知道这么多,原来都是从张叔那儿学的,现在张叔说话比我都好使。
老有颐养,老有所乐。娘说,如今庄户地里种粮有补贴,年龄大了有补助,助老大食堂管吃饭,医疗保险管看病……有吃有喝,没事听听小曲、遛遛弯,真恣儿!在泥土地里忙碌了一辈子,没想到老了还吃上了“国家粮”。“要好好活,快乐地活!”娘笑着说。
吃上“国家粮”的娘又一次泡上了茶,和老伙计们围坐在炕头热烈地聊着天。茶香四溢,滋味不同,感触千秋。窗外,蓝天碧顷,樱花含羞,生机盎然。吃上“国家粮”的娘说,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