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城与校的“双向奔赴”
□骆浩冉
“下一站,石油大学站”,伴随着地铁1号线车厢内的语音播报声,我的思绪从家乡回到了东海之滨。白驹过隙,我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作已接近两年。这期间,自己就像一名旅行者一样,探寻着西海岸新区的一草一木。缘于对历史的兴趣,我在翻阅新区发展史和石大校史时发现,2024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既是西海岸新区获批设立十周年,也是中国石油大学选址青岛办学二十周年。十年、二十年在历史长河中虽显渺小,但对一个新发展的事物来说却显得尤为关键,从两者的发展历史中,我真切感受到了“相得益彰”这个词的含义。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二十年前,中国石油大学初迁青岛,面临着规划建设校园等诸多挑战与困难。但素来能吃苦、肯奋斗的石大人承受住考验,赶工期、抓进度、保质量,凭借不服输的劲头,硬是在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一座现代化校园,最终有了四季花开的唐岛湾校区。而十年前西海岸新区也刚获批成立,它如乳虎雏鹰,在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下,在全国人民目光的注视下,创新摸索着起好步、开好局,找准体现区域特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起步阶段的艰辛与探索,成为新区与石大共同的旧时印记。
“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如今的新区与石大都已旧貌换新颜。十年间,新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跻身国家级新区前三强,成为具备强大拉动力的增长极;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四张名片愈发闪亮。同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扎根青岛办学二十年,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科研实力逐年攀升。十载风雨同行,二十年星夜兼程,新区以最大诚意支持石大在新区的发展,石大也为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培养了更多专业化人才。这份“互相成就”,昭示着下一个十年将更加美好。
“不畏浮云遮望眼”,向新而行,未来十年,是新区与石大共同发力的又一关键期。西海岸新区将会继续努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坚定地承担起国家级新区的历史使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则将朝着“全面建成中国特色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双碳’背景下国家能源战略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服务,打造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石大样板’”而努力。
想起去年夏天的唐岛湾畔,夜幕降临,漓江西路旁的高楼光影流动,尽情绽放着现代化都市的魅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庆70周年”的祝福语在上面滚动播放。漫步公园栈道,望着绚丽的光影,我感受到了双向奔赴的意义。从昨日的艰难起步,到今日的璀璨辉煌,再到明日的无限憧憬,新区与石大的每一步都充满坚持与努力,这也让我这个“新市民”对未来有了更多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