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儿双双飞
□张会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所以想起《乌衣巷》的这两句,是因为前段时间,门前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一个月前的某天中午,隐约听到有燕子鸣叫的声音。推开门,发现楼道的窗台上站着两只小燕子,浑身披着乌黑的羽毛,胸口下的一撮白羽微微泛黄,小脑袋来回晃动着,那小巧玲珑的样子煞是可爱。看到有人出来,其中一只有些慌张,扑扇着翅膀在狭窄的楼道里不停地飞来飞去。“肯定是从楼道窗户进来后飞不出去了。”我并未在意,随手推开了那扇窗户。
第二天,我惊奇地发现,在靠着楼道那扇窗子的拐角处,多了一些小小的泥巴。我恍然大悟:要有新“邻居”了!别说,这位置还真不错,临窗、靠角,还是顶层,除了我和对门的邻居,没有他人打扰。燕子在村庄筑巢时,一般不会选择无人居住的房屋,老人们常说,有燕子筑巢的人家人气旺。所以,小燕子也就成了人们心中喜庆的象征。
燕子筑巢,在农村较为常见。燕子在楼道里安家,我还是第一次见。望着“入乡随俗”的这对小燕子夫妻,每天关注它们的“工程”进度,自然就变成了我的乐趣。不久之后,随着两只小燕子飞进飞出的辛勤忙碌,用泥巴一点点搭建的“爱巢”完工了。小窝不大,呈半边碗状,外形疙疙瘩瘩的,看上去很结实,里面还铺有一些枯草。望着它们的新居,我心里也特别高兴。
作为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我生怕打扰它们,出门时都是小心翼翼的,尽量放轻脚步。刚开始时,燕子听到开门声就会飞走,现在,情况有所改观了。慢慢地,我逐渐摸出了规律,大多情况下,燕子清晨的时候会在附近盘旋,中午一般就飞走了,傍晚的时候再回来。
某天夜里,哩哩啦啦的下了一阵雨星。隔天早上,我发现巢内空空的,周围也没有它们轻盈的身影,并且一整天都没看到,我不由担心起来,生怕出现意外。直到黄昏时,突然听到窗外传来悦耳的“啾啾”声,电线上,又看到了那两个熟悉的小身影。
最近有些反常,经常看到有一只燕子扑开翅膀趴在窝里,另一只则在窗口飞来飞去,难不成这对夫妻要孵蛋了吗?我心里不免多了些许期待。几天之后,果然看到窝里有了鸟蛋,虽然看不太清楚,但至少有三个。
今天中午,我意外地发现,两只燕子相互依偎着并排趴在爱巢里,一下子让我特别感动。我猜想,每天看到的那只应该是雌燕,看到“爱妻”的辛苦,“丈夫”送上了贴心的呵护。
期待某一天,那小小的鸟巢里会探出几个小脑袋,张开稚嫩的嘴角,“叽叽叽”地抢食吃;期待小燕子早日飞出小窝,用悦耳的声音去渲染大自然,用灵动的身姿去点缀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