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开打,别错过
专家建议10月底前完成接种,可显著降低患流感和严重并发症风险

市民在风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流感疫苗。
□文/图本报记者龚鹏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带家人来接种流感疫苗,这已成为我们家一项极其重要的健康计划。”9月2日上午,在隐珠街道风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民张红艳一边在接种门诊外排队,一边对记者说道。秋意渐浓、天气渐凉,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被很多人提上日程——接种流感疫苗。流感有什么症状?接种流感疫苗需注意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风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徐兴强,请他谈谈关于流感那些事儿。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
最经济最有效手段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且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其中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采访中,徐兴强告诉记者,流感症状比一般感冒重,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至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不容忽视。
据徐兴强介绍,预防流感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规律作息。“在此基础上,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徐兴强表示,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我们推荐大于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最好10月底前接种
保护力可持续至明年年初
那么,我们最好在什么时间接种流感疫苗呢?徐兴强给出了他的看法。
“一般而言,在流感高峰到来前的1至2个月接种疫苗最合适。我们国家一般推荐在9月至11月接种流感疫苗,最好10月底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徐兴强表示,即使错过最佳接种时间,依然建议及时接种,毕竟打了疫苗就能获得针对性的保护力。
徐兴强告诉记者,疫苗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会随时间逐渐降低,通常可维持6-8个月。考虑到从全程接种到完全发挥保护力需要至少2周的时间,徐兴强认为现在接种,疫苗产生的保护力可持续至明年年初。
“我是去年10月份接种的流感疫苗,距离现在还不到一年,可以再打吗?”现场,前来接种的市民张锋提出了疑问。“当然可以。”徐兴强回复道,流感疫苗中包含的毒株每年会有调整,所以推荐每年接种。但这里的“年”指的是“流感流行季节(跨自然年)”,在一个流感流行季节里,均可以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
疫苗非百分百有效
接种后也有可能得流感
徐兴强强调,由于没有任何一种疫苗的保护力可达到100%,因此无法保证接种疫苗后一定不得流感。其次,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至4天,如果在疫苗产生抗体前就感染了病毒,那么可能会出现“打了疫苗还得流感”的情况。最后,很多疾病都有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而流感疫苗不能预防这些疾病,因此不能因为出现这些症状就认定接种流感疫苗无效。
值得一提的是,为持续提升全区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近期,区卫健局全面开展“9S”管理工作。“‘9S’管理聚焦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节约、学习、服务等9个方面,是一种精确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区卫健局疾病预防控制科负责人井夫华介绍,预防接种单位实行“9S”管理,可进一步改善预防接种服务体验、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效率,提高群众预防接种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