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始信荷有香

  □赵婷婷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欢看花。从春来的第一朵迎春,到秋去的最后一朵紫薇,梅花、玉兰、海棠、蔷薇、鸢尾、绣线菊、金鸡菊……全都在我的眼睛里、在我的镜头中留下了美丽的身影。这其中,我最爱看的是荷花。然而荷花不像上述花儿,大都生长在行道旁,可以一路走一路看。想看荷花,我就得专程赶到池塘边、湖边,并且荷花在炎夏时才开得最美最盛。即便如此,我也从不惧路途遥远、高温暴晒,年年夏天都要不定时去看望她们。
  第一次认真地看荷花,是女儿三岁的时候。某天中午,我抱着她走二里路去看月牙河的一小片荷花。那个小小的湾塘周围生着丛丛的芦苇,不远处开着几朵清丽脱俗的淡粉色荷花。看着那几朵清气四溢的荷花,我心里一直回荡着歌剧《美丽的磨坊女》选段:“你潺潺地说些什么/我一句也没说/那是美人鱼在唱歌/用这清丽的音色……”
  每次看荷,都只能远远地观望,她们生在水中央,在团团地荷叶上散发着清绝的气韵,令我每每想亲近而不得。周敦颐写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荷花每一朵都孤处水上,不争抢,不喧嚷,确有“亭亭净植”的仪态。然而我看了这么多年的荷花,却从未闻到过荷花的香气。“香远益清”到底是周敦颐的想象还是确有此经历呢?
  小区门口的花店突然卖起了荷花,看店主拍的图片,花瓣层层展开,甚是惊艳。我赶忙前去买了两支,并依店主的指导,一层一层地将花瓣剥开。当剥到三四层的时候,就有一缕缕馥郁的香气涌进鼻腔。我顿觉惊喜——荷花果然是有香气的,古人诚不我欺!我将荷花插在客厅的橱柜上,当我在餐厅或厨房忙碌时,依然能闻到隐约的香气——荷香确实可以远播,但气味却浓郁得很,实在算不得“清”。
  我不禁想荡舟荷塘,近距离闻一闻天然生长的荷香,感受一下净爽的荷风。“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个季节,满池的荷花已经凋谢净尽,只剩一支一支的莲蓬立在半枯的荷叶上。济南大明湖边有人卖新鲜的莲蓬,剥开后是透着点白色的嫩绿的莲子。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说莲子“清”如水,若说莲子之青碧之色与荷叶之下的水色如一,尚可说得通,但“清”字实在费解。
  弄不懂就由它去吧,不如怜取眼前“荷”。在花尽之后仍有荷花可赏,是现代科技赠予我们的意外之喜。花瓣重重的荷花在案几之上释放着浓丽的光华,却失了点儿荷的清韵。荷半开、叶微卷,此乃未满之象,更有无尽的生机与变数在其中。倒不若店主所说,一者打开,一者维持花苞的原样了。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