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庄洪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所谓“牵引”,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动力源、“牛鼻子”,对其他各领域改革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具体来说,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包含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从理论逻辑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17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两大基本理论框架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两大理论充分表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说明,经济的基础地位决定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牵引作用。抓住了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不断与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发展要求与发展动力相适应、相匹配,其他各项改革就可以稳步有序推进。
  从历史逻辑来看,过去的成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解决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自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是确保改革效果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根本保障。究其原因,经济工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发起点和发力点,能够始终确保我国的改革进程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前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要确保《决定》提出的300多项改革任务在2029年新中国成立80周年时顺利完成,就要尤其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从现实逻辑来看,经济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由于经济工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与其他领域的工作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和因果性,因此,经济体制改革也对其他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很多方面体制改革的进度,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破解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只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总之,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体现了党中央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刻把握,为我们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指明了前进方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系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高级讲师)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