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商道

  □山人

  做干海参其实做的是良心。
  先将鲜海参开膛破肚处理干净,这道程序要雇工人——专业人士操作麻利。然后是下锅,水里放盐煮开,下锅后拿大笊篱靠锅周不停地转圈,以免糊锅。时间到了将海参捞出,放在漏水的筐里撒盐、煞水。
  第二遍换水,烧开水不加盐。再将海参下锅重复煮,然后捞出,晒半干。这样做是为了把上一遍放的盐煮出来。如此反复几次直至没有盐分,这就是淡干海参,通常三十多斤鲜海参能出一斤干海参。买干海参的人一般会用舌头舔舔,味道是海水原味就对了。
  那些贪利的人第一遍煮完后要放很多盐,待好几天后捞出来晒干,怕人尝出来就再挂糖和胶,再处理一下,这样的二十斤左右鲜海参就能出一斤干海参。
  去商店买海参,如果商家从冰柜往外拿,说明海参不太干,这么贵的东西差几克就差好多钱。还有一个原因是品质上有猫腻——制作时加东西了,不放冰箱搁不住。
  正经做干海参生意的人都是自然存放干海参,有顾客订购时,包装前还要用吹风机再吹干一下,保证给人家的分量够,不欺骗人。
  都说无奸不商,意指商人唯利是图。可查阅资料发现,在古代,“无奸不商”的“奸”是尖利的“尖”,那时这个成语的含义也与现在大相径庭。
  在古代,商人卖粮时,会用一个叫“斗”的工具盛粮。盛满后,将超出斗面的那部分抹平,以确保粮食分量的精确。可有的商人为了招揽更多客人,在盛粮时会在抹平斗上的粮食后,再给客人加一点粮食形成一个尖。如果是熟客,那个尖则会更加饱满。因此,“无尖不商”的初衷,并不是声讨商人的狡诈,反而是用来形容商人实惠、会做生意、有经商头脑。
  所以啊,做买卖无论大小,诚信为本、道德为先,有良心的人是永远受人尊重的。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