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召开集成电路产业政企座谈会,共商产业提质发展新路径

政企同“芯”,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聚高地

  □记者 刘腾 报道
  本报讯 聚焦“问策、问需、问计”,日前,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集成电路产业政企座谈会召开。与会企业家围绕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固强升级、上下游协同招商、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深入交流,就优化完善更加科学的人才政策、共建共享技术测试平台、加强商业生活设施配套、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共商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发展新路径。
  围绕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突破发展,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建立“五个一”(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园区规划、一套园区政策、一支招商队伍、一组产业基金)工作机制,集聚片区力量资源重点突破攻坚。科学规划布局,规划建设万亩产业核心区,建成投入使用面积已超1万平方米。加强要素支撑,全力做好高标准专业基础设施配套,省内首家电子工业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电子化学品专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设立专业基金11支、基金规模超200亿元,成立青岛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启动集成电路公共实训基地,建成48万平方米的高端人才集聚中心。
  截至目前,青岛自贸片区已落户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重点企业40多家,总投资约1800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显著。预计到“十五五”末,产业规模实现300亿元,从业人员突破1.2万人,建成中国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高地。
  青岛自贸片区始终锚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全力促进片区重点行业发展、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建设。坚持一体推进,新组建营商环境部牵头统筹推进,常态化组织召开集成电路等行业政企座谈会、企业发展大会等活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优片区企业诉求反映“接转办评”四项工作机制,发挥企业家督导委员会作用,确保企业诉求落到实处。坚持两措并举,做好政策引导的“加法”,研究推出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做好服务型执法的“减法”,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坚持三方联动,健全完善“管委+驻区部门+国有公司”三位一体综合服务新机制。紧贴企业发展需要,搭建“园区+链主+基金”服务平台,组织基金赋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数字金融护航贸企出海等专项活动,举办高职专场、名企招聘等人才招聘活动,解决企业发展痛点难点。
  下一步,青岛自贸片区将全力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吸引更多意向企业落户。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切实解决发展难题。发挥片区功能政策优势,服务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向产业链顶端迈进,走出有青岛特色的集成电路发展之路。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