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珠街道薛家滩社区鲁班国汇城儒苑小区业委会主任薛飞——
“红色当家人”点亮居民幸福灯火

□本报记者梁玉鹏
近日,记者走进隐珠街道薛家滩社区鲁班国汇城儒苑小区,听到居民们对小区从“问题小区”变为“和谐家园”的巨大转变称赞有加。而这一变革的背后,离不开小区业委会主任薛飞的努力,他坚持“小区事无小事”的治理理念,通过红色引领、盘活资源、升级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将红色业委会打造成了小区居民的“暖心管家”。
红色引领
有事就到“亭”里说
2023年初,因儒苑小区电力设备不达标,充电桩无法安装,居民们怨声载道,进而发展到拒缴电费、集中投诉。“最严重的时候,一天能接到近百条投诉。”薛飞回忆道。作为小区里的党员业主,薛飞挺身而出,主动与街道、社区配合,全身心投入到电力设施整改工作中,打响了“电力攻坚战”。他四处奔走协调,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最终成功打通电力设施整改的关键节点,解决了小区的电力难题。这场攻坚战不仅让小区恢复正常秩序,也成为了业委会成立的起点。
在业委会组建过程中,薛飞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在业主中的良好口碑,当选为小区业委会主任。2024年10月,由9人组成的小区业委会正式成立,其中党员占6名,为小区治理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力量。“业委会不是‘橡皮图章’,得有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业委会成立后,薛飞深知规范运作的重要性,他推动落实“一管四统”机制,实现社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三方共管公共资金账户,让公共资金收支清晰透明。
薛飞还在小区开展“红色议事”实践。在小区的“家和议事亭”,经常能看到他带领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和居民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小区事务。无论是电力整改的后续完善,还是房屋维修难题,都能在红色议事会上找到解决方案。“有事到亭里说,有理到桌上讲”,逐渐成为小区居民解决问题的共识,也让小区治理从无序走向有序。
盘活资源
“零成本”建设幸福家园
走进儒苑小区的党群服务站,很难想象这个功能齐全、温馨舒适的空间,曾经是闲置的毛坯物业用房。薛飞笑着说:“没有钱,就自己想办法‘化缘’。”通过积极沟通,联系到青岛宏盛雅琪商贸有限公司,获捐价值3000元的沙发,作为交换,企业获得在茶馆展示样品茶的机会;联合美术机构免费设计墙绘,换来公益美术课进社区;发动72户居民捐赠图书工具,并利用电梯广告收益采购设施。如今,已有10家共建单位进驻驿站,累计开展惠民活动50余场,真正实现了“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成为居民们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
针对电动车上楼充电这一安全隐患,他带领业委会成员跑遍5家供应商,为小区争取到最优惠的车棚安装方案。物业公司主动承担1000元地面硬化费,短短2周内,8个充电车棚就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每天傍晚,巡查小组通过“视频曝光”的方式,对电动车违规上楼现象进行监督,成功将电动车违规上楼现象从日均20起降至零发生,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开发商遗留的房屋质量维修难题,薛飞带领业委会成员不辞辛劳,逐户登记问题,与开发商展开长达3个月的沟通,制定“一户一方案”,累计解决104户维修诉求,还帮助物业收回30万元欠费。小区5号楼业主送来的锦旗,满含着对业委会工作的认可与感谢,也是对薛飞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
服务升级
全力打造“熟人小区
目前,儒苑小区正在积极筹建“业主资源合作中心”。薛飞带领小区业委会成员深入摸排,已找到32位有一技之长的业主,他们中有律师、电工、教师等。未来,这些业主将发挥各自专长,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电器维修、课业辅导等便民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实惠便捷的服务。这一举措不仅能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能进一步增进邻里互动,打造充满温情的“熟人小区”。
作为基层治理的“操盘手”,薛飞清楚地知道业委会的持续发展需要外部支持。在座谈会上,他提出“加强业委会培训”“搭建交流平台”等建设性意见,这些建议正被街道纳入下一步工作计划。薛飞感慨地说:“我们不是孤勇者,背后有党组织撑腰,有居民支持,干起事来更有底气。”
从曾经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多元共治”,薛飞的治理故事是隐珠街道“红色业委会”建设的生动写照。在他的带领下,儒苑小区正朝着“零投诉”“熟人小区”的目标大步迈进,他本人也成为居民心中“最接地气的当家人”。在西海岸新区的基层治理版图上,像薛飞这样的身影不断涌现,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千万个小区点亮幸福灯火,推动基层社区治理不断迈向新高度,让更多居民在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中共享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