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聚力,幸福满“格”
大场镇创新“三走四具体”工作机制,激活网格治理效能

▲大场镇“帮喜团”成员帮助村民筹办新式婚礼。(大场镇供图)
□本报记者 徐丽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大场镇聚焦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网融格灵”试点建设,建立“三走四具体”(走网格、走党员、走农户,具体联系群众、具体宣贯政策、具体倾听民意、具体解决问题)工作机制,实现联系群众在网格、宣讲政策在网格、倾听民意在网格、解决问题在网格,构建“一张网、全覆盖、无死角”网格服务新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帮办代办暖民心
“张大叔,这是我帮您办的老年公交卡,您收好了。”在大场镇,社会工作者奔走忙碌的身影,已成为该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场镇创新构建“40比1”网格服务管理模式,即1名社会工作者联系40户村民,提供主动代办、咨询答疑、点亮“微心愿”等12类服务,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到户,让村民办事少跑腿甚至“零跑腿”。
今年以来,大场镇通过推行心愿收集、心愿联审等“六步”工作法,推动“葡萄长廊”建设等130余件群众“微心愿”落地。
政策宣讲零距离
大场镇组建“机关党员、后备力量、入党积极分子、公益性岗位人员、专业化队伍”五支宣讲队伍,通过“庭院小聚”“公益大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医保报销、就业扶持等惠民政策送到群众身边。截至目前共开展“微宣讲”112场,覆盖群众6000余人次。
大场镇“帮喜团”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优势,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截至目前,“帮喜团”累计帮办新式婚礼42场,为村民节省开支超60万元,让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
服务进家解民忧
大场镇开展“百名干部进万家”活动,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机关干部下沉网格听取联系户的意见建议及诉求,及时上报研判情况和对策建议,做到“三活三知”(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知网格概况、知村民家情、知社情民意)。截至目前,累计解决住房安全、医疗救助、土地纠纷等民生问题50余件。
村民赵清霞开心地说:“走访干部主动来问我有什么需求,我反映了排水沟排水不畅的问题,第二天就解决了,效率真是高。”通过开展“百名干部进万家”活动,大场镇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破题”转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诉求有人听、事情有人办”。
多元调解化纠纷
在大场镇三河埠村矛盾纠纷调解室,该村“解纷团”调解员陈青业正用“拉家常”的方式为村民调解矛盾。陈青业说:“现在邻里之间有点小摩擦都主动来矛盾纠纷调解室寻求帮助,主动打开心结,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
大场镇平安法治和社会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夏乾峰说:“大场镇构建‘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三级调解机制,自然村党支部定期与网格队伍商讨复杂问题的解决办法,新村党委全面统筹指导,做到责任到人、限期反馈,让邻里摩擦、家庭琐事在网格内就能‘事心双解’。”今年以来,大场镇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余起,其中85%的矛盾纠纷都在网格内解决。
未来,大场镇将持续深化“网融格灵”试点建设,整合各方资源,优化网格服务功能,创新治理模式,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善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