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你打了吗?
新区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已启动,9-10月是最佳接种时间
□本报记者 龚鹏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流感将进入流行季节。近日,记者从西海岸新区疾控中心获悉,为有效预防流感、降低疾病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全区流感疫苗接种服务已陆续启动。
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负责人朱科介绍:“接种流感疫苗是抵御流感、减少并发症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每年9-10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黄金期’。疫苗需2-4周才能产生足量抗体,10月底前完成接种,可在北方流感流行季(10月至次年3月)前建立免疫屏障。”
全球已上市的流感疫苗有灭活疫苗(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和重组疫苗。根据疫苗所含组分,可分为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与三价流感疫苗相比,四价流感疫苗毒株中增加了乙型流感的一个谱系。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疫苗、四价灭活疫苗和三价减毒活疫苗,6月龄以上人群可接种三价或四价灭活疫苗,其中3~17岁人群,还可以选择三价减毒活疫苗。
朱科提醒,流感病毒易变异,每年优势毒株可能不同,疫苗成分会据此调整;接种后抗体水平约6-8个月逐渐下降,且感染后获得的抗体维持时间更短,无法提供长期保护。因此,无论是否得过流感或曾接种过疫苗,都建议每年进行接种。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普通感冒可能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通常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发生,免疫力低下时容易患病。流感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流感病毒易变异,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症状往往较普通感冒重。
感染流感后起病急,常见发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有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
患者感染流感后若直接服用普通感冒药和退烧药进行治疗,可能会因药物无法直接作用到流感病毒本身,耽误最佳治疗期。因此,出现持续高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检查明确是否感染流感病毒。
朱科还建议,除了接种流感疫苗以外,预防流感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增强抵抗力:一是要健康生活,保证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二是要加强防护,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室内要常通风;三是要关注身体状况,注意保暖,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长期坚持效果会更好。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或者已经诊断为流感,应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戴好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流感疫苗小贴士
9月10月是最佳接种时间
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为每年9-10月。疫苗产生有效抗体需要2-4周的时间,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种可在流感流行季(10月至次年3月)前形成免疫屏障。但若错过时机,整个流行季均可补种,仍能获得部分保护。
建议每年都要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与往年不同,我国会结合全国流感监测数据,参考世卫组织每年发布的流感疫苗株推荐意见,调整当季流感疫苗的组分,让疫苗能够与当年的流行株抗原性尽可能匹配,从而更好地预防流感。这也是为什么建议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不能够保证一定不得流感,但它仍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一个手段。打了疫苗以后,就算不小心感染了,也能大大降低出现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老人、孩子这些免疫力相对弱的人群,流感疫苗的接种能够有效降低因流感住院甚至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给健康添一层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