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街道“点绿成金”,高质量推进杨家山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
农文旅融出“强村富民”好风景
青岛西海岸报
2023年09月21日
2023年09月21日
04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群山环抱绿意盎然,杨家山里片区风景如画。
黄泥巷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 □记者 王培珂 摄
游客在片区尽享露营乐趣。
□本报记者梁玉鹏
杨家山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位于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这里三山环抱,一河贯穿,环境优美,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这里文脉悠远,红色文化、齐长城文化、影视文化交织,有山东省内保存最完整的齐长城遗址,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中共青岛工委旧址是西海岸新区、青岛市知名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后石沟乡村影视基地已先后引来近20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这里原山原水,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这里业态丰富,打造“春观樱山、夏游花海、秋尝百果、冬享雪趣”全季旅游的乡村目的地,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亿元,同比增长65%。
近年来,铁山街道全面落实省、市、区部署要求,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立足杨家山里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绿色生态、做强“乡”字品牌、创新共富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红色传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片区内村庄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打好“三张牌”,塑造乡村新风貌
铁山街道打好生态优先、红色传承、景村融合“三张牌”,推进杨家山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业态、设施、管理、服务全面升级,实现片区田园景区化、旅游全域化。
坚持环境筑基,打好生态优先“绿色牌”。铁山街道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常态化抓好2.2万亩山林生态保护修复,对河道、山体、道路“三条线”进行微整治精提升。遵循“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建设理念,坚持片区8个自然村一体化规划,“修旧如旧”式保留传统村落风貌,让杨家山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文化铸魂,打好人文底蕴“红色牌”。铁山街道高标准建成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和中共青岛工委旧址,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建成国内首个齐长城文化馆和省级齐长城文化体验廊道,形成以“游长城古迹、赏山里风光、品齐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研学、休闲娱乐新目的地。全力打造后石沟乡村影视基地,先后引进《温暖的味道》《警察荣誉》等近20部作品取景拍摄,村集体经济由负债36万元发展到年收入60万元。
坚持品质提升,打好景村融合“特色牌”。铁山街道统筹区级固投3亿元、市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三大行动”,对5.5万平方米进出村道路进行改造提升,投资2100万元进行河道治理,建设107处导视标识,新建7处停车场;引导村民开展垃圾分类、厕所改造、污水治理、清洁取暖、美丽庭院“五大行动”,双瓮式改厕实现全覆盖,入村道路硬化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片区村庄全部达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标准。
做优三大产业,加速乡村新蝶变
铁山街道创新“打通三产带动一产推动二产”的产业发展路径,激发片区发展内生动力。
以集群化培育主导产业。铁山街道通过撬动各类资本6亿元,标准化培育5000多亩樱桃、1000多亩茶叶等优势产业,加速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全产业链打造樱桃、茶叶、蓝莓等24个百亩产业园,带动500多户农户抱团发展,实现年增收2000万元。
以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21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产地初加工,扶持朝日食品、青岛尚臻百果酒庄、秀兰山庄等19家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形成樱桃酒、杏酱等25条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带动村民就业1000余人。
以品牌化孕育新兴产业。创新提升“听乡音、览乡景、品乡愁”的生态休闲游,串联樱桃采摘节、月季花海旅游节、田园丰收节、足球邀请赛等“一月一庆”,打造“春观樱山、夏游花海、秋尝百果、冬享雪趣”的全季旅游模式。全力推动总投资3.4亿元的东南崖红色驿站、环铁山水库樱花大道、茶博园等38个项目滚动落地、开工、建设、投产,加速形成乡学、乡游等十大“乡字+”特色品牌,打造山东省乡村旅游目的地。上半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亿元,同比增长65%。
做足三篇文章,蹚出富民新路径
铁山街道做足党建领航、利益联结、市场运营三篇“文章”,整合8个自然村优质资源抱团闯市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以党建领航夯基础。铁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化“街道党工委+村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扎实推进“三问三亮三提升”行动,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村干部带头办好民生实事,28名村干部通过“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时序化”机制全面投入乡村振兴一线,真正打响“山里别样红”党建品牌。
以利益联结促增收。“现在这个时间来住民宿的客人非常多,一般都需要提前预约,全家出行的客人居多。”山里院子民宿管家杨萍萍告诉记者,她是杨家山里二村大下庄网格的村民,村里的民宿建好之后,她成功应聘了民宿管家,通过专业化的培训,负责民宿院子的日常维护管理,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铁山街道创新推进政、企、村、民“四方共建”“三方得利”的共享共富模式改革,让村集体和村民广开渠道、持续增收。村集体牵头成立土地合作社、劳务合作社、民宿合作社,整合1.2万亩山林、荒地,引进齐长城月季花谷、越界山冰雪大世界等产业项目。村集体以“保底收益+股权分红”模式定期收取服务费和分红,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倍增”,自然村集体年收入均在30万元以上。引进田园客栈、大下庄民俗街、無比方花园等项目,提供工作岗位23种,探索出“流转土地得租金、就业务工得薪金、自主经营得现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四金”富农模式,村民人均纯收入在3.6万元以上。村集体与企业合作,流转闲置宅基地50余处,带动村民建成民宿37处、农家宴27个,打造了露营基地、乡村共创学堂等重点项目,今年上半年各类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
以市场运营增动能。铁山街道用市场手段植入乡村旅游,以商招商落户24个项目,推广“朝日薯干”“一盒蔬菜”“三生有杏”等13种农特产品,开发原乡历史文化线、红色文旅体验线、原乡生态体验线3条旅游线路,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增长20%。
如今的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正逐渐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文化与生态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发展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的美丽乡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