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04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05版:关注

06版:城事

07版:镇街

08版:教育

下一版 2023年09月21日

三次增资,这家外资企业 为何对辛安如此“钟情”?   □本报记者 张希文 本报通讯员 尹建筑
  一家德资企业,自1998年落户辛安街道以来,先后三次增资,目前总投资达2610万美元,年税收3000余万元。这家企业便是安迈铝业(青岛)有限公司。
  “是什么让这家外资企业对辛安青睐有加?”
  9月12日,在辛安街道举办的一次政商恳谈会上,该企业运营总监钱洪涛的一席话,给出了其中的答案。“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究竟扎根哪里、立足何方,是事关企业发展的战略大事。但天涯何处是归途?此心安处是吾乡。”他说道。
  作为一家在辛安这片热土奋斗发展了25年的外资企业,安迈铝业先后建成了完备的板状刚玉、煅烧氧化铝、分散性氧化铝三条生产线,年产能达10万吨以上,产值超5亿元。可以说,企业的壮大与辛安的发展互为见证,因此也更具发言权。
  今年4月份,辛安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晓明在深入企业一线实地走访调研时了解到,安迈铝业(青岛)有限公司的燃气年用量约700万立方,产生费用3000多万元。但在生产中,因燃气热阈值不稳定,加上燃气价格波动,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
  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王晓明第一时间安排街道服务企业团队工作人员跟进、了解。根据企业反映的情况,街道会同区发改局、新奥燃气公司到企业进行了现场办公。
  针对企业面临的难题,街道协调各方深入分析、研究对策。新奥燃气公司现场与安迈铝业协商了燃气热阈值不稳定的解决方案,并安排技术人员对设备重新进行安装调试,帮助企业挖潜增效。同时,经相关方多次协商,企业使用燃气的价格方案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调整,仅此两项就使企业年用气成本节约近300万元。
  这种实实在在的帮助,是街道聚焦聚力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主线”,主动担当、靠前服务,以“企心安”营商环境品牌为抓手,开展精准上门帮扶、惠企政策“滴灌”等稳产惠企行动的一个缩影。街道通过“清单化”列出企业生产支撑要素,对影响企业生产发展较大的水、电、暖、气、土地、厂房、金融等要素进行量化专业调度,帮助企业降本减负。全要素的保障、优质高效的服务,让企业在这里投资更放心、创业更舒心、发展更安心。
  今年以来,辛安街道聚焦新区“创新突破年”“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活动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暖心服务企业发展。在常态化走访服务企业的基础上,创新打造辛安企业家会客厅、桔灯会客厅,建立“企业家约见”制度,开展“进企业、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专项服务活动。截至目前,辛安团队已集体走访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37家次,助企纾困741件次。
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再添“芯”动能 中微创芯项目正式投产通线 赵士玉出席活动   □记者 刘腾 报道
  本报9月20日讯 今天上午,中微创芯开园入驻暨智能功率模块(IPM)投产通线活动在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举行,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再添“芯”动能。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主任赵士玉出席活动。
  据了解,此次投产通线的高端智能功率模块制造及功率芯片研发项目是青岛市2023年重点项目,由青岛中微创芯电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占地43亩,总建筑面积73700平方米,达产后年产值约16.5亿元,年税收约1.2亿元。一期建筑面积17697平方米,月产120万颗高端智能功率模块,产品全部采用公司自研的比肩国际巨头最新一代高密度IGBT芯片和多功能、高集成驱动芯片,实现从功率芯片、驱动芯片到模组封测、应用方案的全自主可控。
  青岛中微创芯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德生态园引进的第一批科技创新型孵化企业,在园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6年的孵化,成功发展成一家专注于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项目投产后将与集成电路、智能家电等产业链实现深度融合,为青岛集成电路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贡献力量。目前,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已集聚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项目22个,总投资约1749亿元,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模组、平台、基金等全产业领域。
海青镇 一片绿叶看丰收 好品质擦亮“北茶之源”金招牌   
  
  
铁山街道 点绿成金当样板 农文旅融出“强村富民”好风景   
  
  
青岛地铁6号线二期16个工点全部进场施工   □记者 董梅雪 报道
  本报讯 近日,随着凤凰山路站、双珠路站、海西路站等站点进入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青岛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施工作业面全面铺开,16个工点全部进入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阶段,这也是青岛地铁三期规划中首条实现全部工点进场施工的线路。
  青岛地铁西海岸建设分公司采取“确保主体、兼顾附属”的原则,对设计方案进行数十次优化。目前,6号线二期主体附属同步施工比例达40%,大大减少了后期二次进场施工投入;通过优化方案等方式,减少I级风险11个,节省投资2.2亿元,为6号线二期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过程中,西海岸建设分公司紧紧围绕“1+6”目标体系,以创新为引领,在安全、优质、高效、绿色、智慧、和谐六个方面发力,确保“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目标落地西海岸。同时,始终坚持班组建设与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目标相融合,创新组建电工班组、属地门卫等专业化班组,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深入推进监理部室建设纵深开展,着力打造“建设+监理+施工”三位一体的班组建设闭环;坚持人民至上,以班组建设为抓手,打通现场管理最后“一公里”,创新打造自建住房与酒店式、社区式、院落式四种形式的青铁温馨社区标准,让广大工友吃得好、穿得暖、有尊严。
高端智能功率模块制造及功率芯片研发项目在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投产通线,月产120万颗高端智能功率模块—— 集成电路产业再添“芯”动能   □文/图 本报记者 刘腾
  9月19日,德国代傲集团青岛工厂投产;9月20日,青岛中微创芯电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端智能功率模块制造及功率芯片研发项目正式投产通线。
  连续两天,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内两个重点项目相继传来喜讯,为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据悉,高端智能功率模块制造及功率芯片研发项目将打造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全、可靠性更好的国产化可替代智能功率模块,并与本地集成电路、智能家电等产业链实现深度融合,为青岛集成电路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
  从奠基到投产
  仅用时13个月
  2022年8月31日,高端智能功率模块制造及功率芯片研发项目在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奠基。
  不到13个月的时间,项目一期正式投产通线,月产120万颗高端智能功率模块。据悉,该项目芯片开发和封装测试技术团队由国内多家知名科研机构专家以及优秀的海外技术精英共同组成,团队核心成员具备超过15年的开发经验,已全面掌握600V-1700V市场主流的四代-六代及最先进的第七代IGBT芯片设计技术。产品全部采用公司自研的比肩国际巨头最新一代高密度IGBT芯片和多功能、高集成驱动芯片,实现从功率芯片、驱动芯片到模组封测、应用方案的全自主可控。
  “项目将进行智能功率模块成套芯片设计、制造及方案开发,产品采用自研芯片,现有核心技术专利30余件,对比同类产品损耗更低、发热更少,可以实现更大功率。”中微创芯董事长孙厚强表示,“我们将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在行业中行稳致远,努力为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助力国产品牌
  加速抢占市场
  高端智能功率模块制造及功率芯片研发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43亩,总建筑面积73700平方米,达产后年产值约16.5亿元、实现税收约1.2亿元。
  就在项目投产通线当日,作为投资建设方的青岛中微创芯电子有限公司也正式入驻新厂区。据悉,这家企业是中德生态园引进的第一批科技创新型孵化企业,2016年即入驻园区双创中心,从事功率芯片的研发设计。在园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6年的孵化,成功发展成一家专注于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采用自研芯片和自有封装、测试产线进行智能功率模块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并提供系统应用解决方案,与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产业形成良好的链条配套,对国产品牌加速抢占市场起到重要作用。在项目投产通线的特殊时刻,企业发展也来到了新的起点,这也意味着我们更要坚守初心、勇往直前,为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孙厚强说道。
  延链补链强链
   产业加速成势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青岛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于2022年11月26日揭牌成立,是青岛市首批批复的市级专业化新兴产业园区。自揭牌成立以来,产业园不断完善“五个一”工作机制,聚焦建设运营和招商引资两条主线,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产业园的建设发展离不开重点项目的支撑。目前,这里已集聚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项目22个,总投资约1749亿元,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模组、平台、基金等全产业领域。
  中德生态园管委副主任张云清表示:“下一步工作中,中德生态园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一如既往为入驻产业园的所有企业、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发展,力争打造中国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高地。”
区政协召开季度协商座谈会 逯鹰出席并讲话   □记者 龚鹏 报道
  本报9月20日讯 今天上午,区政协召开“发展数字贸易,做优跨境电商”季度协商座谈会,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并进行座谈讨论。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逯鹰出席并讲话。
  逯鹰指出,要充分发挥西海岸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支持数字艺术、云展览和沉浸体验等新业态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要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大力鼓励新区企业运用数字技术创新货物贸易方式,引导支持区内生产制造企业、传统外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跨境电商创新从提升交易效率到创造新价值转变。要充分挖掘新区各类产业优势,内贸外贸双管齐下,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赋能实体经济。要做大做强数字贸易平台,把握智能交互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借力平台经济在各环节实现在线化、网络化和协同化。要持续做优青岛光谷软件园等数字经济园区,吸引并聚集一批数字贸易龙头企业入驻,培育建设数字贸易特色园区和产业基地。
青岛开发区全要素服务保障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起势见效   □记者 刘腾 报道
  本报讯 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园区品质、激发区域发展活力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今年以来,青岛开发区坚持产业引领、产城融合理念,依照规划引领、配套先行原则,统筹城市更新和产业发展,全系统谋划推进、全要素服务保障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道路、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绿化、河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起势见效,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目前,中日示范区核心区“四纵两横”6条道路已具备通车条件,各类市政管网均已完成敷设,正进行局部绿化提升、养护及竣工验收准备工作。青岛光电产业园项目配套道路(一期)正在进行路基及管道施工,其中雨污水、给排水、强弱电管线施工已完成计划的50%,整体工程计划2024年3月份完工。110千伏融合产业园变电站项目已完成土地证办理、施工图纸设计、工程招标、临时办公区、材料加工区及围挡建设,正在进行南外线电力排管施工,计划2024年上半年完工。观里河治理工程已完成河道清淤、两道拦水坝砌筑,正进行水生植物栽植及绿化提升等,计划年底完成全部河道的清淤工作,有效保障区域排涝能力。
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 仪博文 报道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区自然资源局获悉,《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布,公开征询社会公众意见。
  该《规划》立足新时代、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落实经略海洋、融合创新等国家战略部署,形成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本次公示通过网上公示(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和“青岛西海岸新区自然资源局”微信公众号)和现场公示(西海岸新区长江东路443号福瀛大厦一楼大厅区自然资源局)两种方式进行,公示时间为9月19日至10月18日,共30天。如要反馈个人意见,可拨打电话0532-86988945、86995763,或向xhazrzyjgh@163.com发送电子邮件、向长江东路443号福瀛大厦2207室致信,电子邮件标题或信封上需注明“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又是一个丰收年!新区七万亩茶园进入秋茶采摘黄金季 好品质擦亮“北茶之源”金招牌   □文/图 本报记者 王雪
  俗话说“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金秋九月,西海岸新区7万亩茶园进入秋茶采摘的黄金季节,处处呈现喜人的丰收景象。
  纵览全区茶园,海青镇占了“半壁江山”。9月20日,记者来到这个产茶大镇,放眼望去,茶园内茶树郁郁葱葱,茶农们腰挎茶篓,熟练地采摘茶叶;加工厂内,各种茶叶加工机器轰鸣声阵阵,一幅生机盎然的“只此青绿”画卷映入眼帘。
  带头试种
  “茶中大熊猫”喜获丰收
  只要一有空,海青镇梯子沟村党支部书记殷清希就会到自家茶园里采摘秋茶。“一亩茶少说也有2万元的收入。今年秋茶收成好,收入十几万元不成问题。”看着秋雨过后茶树枝吐露出的片片新叶,殷清希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有了这片茶园,全家的日常开支就不用发愁了。”殷清希笑吟吟地说。
  闲谈间,殷清希双手在嫩叶上快速翻飞,摘下的每簇都是标准的一芽一叶,不一会儿竹篓里便装满了金黄色的鲜茶。“这个品种叫黄金芽,你看它抽出的新叶都是金黄色的。不要小瞧它,这个品种在咱当地可不多见,我这是唯一一片规模种植黄金芽的茶园。”在殷清希经营的30多亩茶园里,“茶中大熊猫”黄金芽就占了20亩。
  “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黄色变异优化茶叶新品种,和其他茶叶相比黄金芽的氨基酸含量极高。”说起黄金芽的优点,殷清希如数家珍。普通茶的氨基酸含量约为3%-4%,黄金芽的氨基酸含量则高达9%。因为氨基酸含量高,黄金芽喝起来口感也更加鲜爽。“甘醇绵甜,闻起来还有一股糯米的香味。”殷清希对记者说,口感好就能卖上好价钱,利润也就涨上来了。
  “新品种大家往往不敢尝试,怕种不好,怕市场不认,那我就先来试一试。”2017年,殷清希腾出一亩二分地,将从南方淘来的黄金芽种子种下地,经过3年的精心维护、提纯,2020年第一次销售黄金芽系列产品时便取得了可观的收益。于是,2021年扩大种植规模到18余亩。“黄金芽属于有性系品种,种苗主根深,抗逆性强,很少有病虫害,是个值得推广的好品种。”殷清希介绍说。
  在新品种上见到效益后,身为村庄带头人的殷清希开始带动梯子沟村村民积极种植新品种。2022年,村民徐敏华试种了两亩黄金芽,取得了可观的收益,“明年还得扩大规模,跟着书记走肯定错不了。”在殷清希的带领下,梯子沟村132多户村民中,种茶的就有113户。“海青人种海青茶,不但要多种,还要种得好。”殷清希期盼新区的茶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年年都是丰收年。
  茶香四溢
  采茶炒茶制茶“一条龙”
  山上采茶忙,山下炒茶香。记者刚走进青岛海青龙泰茗家庭农场的加工厂房,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味。厂房门口的通风处,3个竹匾里盛放着刚刚加工好的干茶,根根如针,品相极佳。“这是南方一位客户预订的金萱红茶,全部都是茶尖,一斤能卖到3000多元。”农场经营者李俊龙、刘洪美夫妇告诉记者。
  “经过夏天一整季的涵养,秋茶的营养虽然比不上春茶,但香气更加平和,爱喝秋茶的人也越来越多。”刘洪美说,当下正值秋茶采摘期,园区工人们白天采茶,晚上加工茶叶。厂房里摊青、杀青、干燥、炒青、成型、包装等各生产加工环节井然有序。
  刘洪美在炒茶、制茶领域已浸润多年。“刚采来的茶叶水汽足,闻着有股青草气。经过4-6个小时的摊晾之后,水分慢慢蒸发,带走原有青草气的同时,会散发出一丝甜甜的果香。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杀青工序了。”她一边检查摊晾的茶叶是否到了“火候”,一边告诉记者辨认技巧。
  秋茶利润虽可观,刘洪美依然坚持养树为主的原则,来确保春茶的产量。如今,夫妇二人在茶树种植上颇有心得。“和玉米套种能提高茶叶种苗的成活率。”刘洪美欣喜地分享着自己的新成果。原来,龙泰茗家庭农场多年前引进了“中茶108”的种苗,试种后发现成活率略低。经过不断观察和反复琢磨,刘洪美发现了其中的门道。“幼苗怕晒、怕缺水,尤其夏天比较难捱,那我就为他们造一个天然的‘遮阳伞’——套种玉米。”刘洪美的大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套种的苗子成活率大大提高了,长势也比过去好了很多。
  除了种茶、制茶,刘洪美还积极参与制茶工艺的推广。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花果香红茶加工技术培训班和海青高绿茶加工技术培训班实操现场搬进了龙泰茗家庭农场,各镇街的茶叶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茶叶种植大户等齐聚一堂,共同研究先进的制茶工艺。“大家聚到一起,共同交流进步,对新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很有帮助。”刘洪美说。
  擦亮品牌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拥有“北茶之源”称号的西海岸新区,明确提出将茶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培育,确立打造一流茶叶品牌的战略目标,为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在企业战略合作、创业扶持基金发放等方面重点支持,有效调动茶农生产加工积极性。
  2022年,新区印发《关于加快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新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自2020年以来,新区累计投入1420万元用于茶叶收入(价格)保险,有效降低茶叶种植风险。
  据区农业农村局果茶花卉技术指导科负责人王清芬介绍,目前,新区优质绿茶基地日趋规模化,结构布局更加科学化,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茶叶加工也实现了由手工炒茶向机械炒茶的转变,产品类型由早期的炒青、烘青等品种向多品种、系列化方向转变。”王清芬告诉记者,随着茶园的规模化发展,西海岸茶叶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升。
  荣获全国“2021年度区域特色美丽茶乡”称号,全省唯一;“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生态茶乡旅游精品路线”成功入围2022年“夏季避暑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2023年,海青镇茶山片区入选“我最喜爱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案例……近年来,海青镇茶产业在新区农业产业中的优势逐步显现。2021年,农业农村部对“海青茶”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该工程实施以来,“海青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薛聚基表示,下一步,西海岸新区将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把发展茶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用足用活新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政策,激发新区茶产业发展活力,调动茶企茶农生产积极性,发挥国企平台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势,齐心聚力推动新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铁山街道“点绿成金”,高质量推进杨家山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 农文旅融出“强村富民”好风景   □本报记者梁玉鹏
  杨家山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位于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这里三山环抱,一河贯穿,环境优美,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这里文脉悠远,红色文化、齐长城文化、影视文化交织,有山东省内保存最完整的齐长城遗址,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中共青岛工委旧址是西海岸新区、青岛市知名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后石沟乡村影视基地已先后引来近20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这里原山原水,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这里业态丰富,打造“春观樱山、夏游花海、秋尝百果、冬享雪趣”全季旅游的乡村目的地,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亿元,同比增长65%。
  近年来,铁山街道全面落实省、市、区部署要求,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立足杨家山里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绿色生态、做强“乡”字品牌、创新共富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红色传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片区内村庄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打好“三张牌”,塑造乡村新风貌
  铁山街道打好生态优先、红色传承、景村融合“三张牌”,推进杨家山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业态、设施、管理、服务全面升级,实现片区田园景区化、旅游全域化。
  坚持环境筑基,打好生态优先“绿色牌”。铁山街道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常态化抓好2.2万亩山林生态保护修复,对河道、山体、道路“三条线”进行微整治精提升。遵循“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建设理念,坚持片区8个自然村一体化规划,“修旧如旧”式保留传统村落风貌,让杨家山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文化铸魂,打好人文底蕴“红色牌”。铁山街道高标准建成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和中共青岛工委旧址,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建成国内首个齐长城文化馆和省级齐长城文化体验廊道,形成以“游长城古迹、赏山里风光、品齐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研学、休闲娱乐新目的地。全力打造后石沟乡村影视基地,先后引进《温暖的味道》《警察荣誉》等近20部作品取景拍摄,村集体经济由负债36万元发展到年收入60万元。
  坚持品质提升,打好景村融合“特色牌”。铁山街道统筹区级固投3亿元、市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三大行动”,对5.5万平方米进出村道路进行改造提升,投资2100万元进行河道治理,建设107处导视标识,新建7处停车场;引导村民开展垃圾分类、厕所改造、污水治理、清洁取暖、美丽庭院“五大行动”,双瓮式改厕实现全覆盖,入村道路硬化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片区村庄全部达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标准。
  做优三大产业,加速乡村新蝶变
  铁山街道创新“打通三产带动一产推动二产”的产业发展路径,激发片区发展内生动力。
  以集群化培育主导产业。铁山街道通过撬动各类资本6亿元,标准化培育5000多亩樱桃、1000多亩茶叶等优势产业,加速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全产业链打造樱桃、茶叶、蓝莓等24个百亩产业园,带动500多户农户抱团发展,实现年增收2000万元。
  以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21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产地初加工,扶持朝日食品、青岛尚臻百果酒庄、秀兰山庄等19家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形成樱桃酒、杏酱等25条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带动村民就业1000余人。
  以品牌化孕育新兴产业。创新提升“听乡音、览乡景、品乡愁”的生态休闲游,串联樱桃采摘节、月季花海旅游节、田园丰收节、足球邀请赛等“一月一庆”,打造“春观樱山、夏游花海、秋尝百果、冬享雪趣”的全季旅游模式。全力推动总投资3.4亿元的东南崖红色驿站、环铁山水库樱花大道、茶博园等38个项目滚动落地、开工、建设、投产,加速形成乡学、乡游等十大“乡字+”特色品牌,打造山东省乡村旅游目的地。上半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亿元,同比增长65%。
  做足三篇文章,蹚出富民新路径
  铁山街道做足党建领航、利益联结、市场运营三篇“文章”,整合8个自然村优质资源抱团闯市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以党建领航夯基础。铁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化“街道党工委+村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扎实推进“三问三亮三提升”行动,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村干部带头办好民生实事,28名村干部通过“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时序化”机制全面投入乡村振兴一线,真正打响“山里别样红”党建品牌。
  以利益联结促增收。“现在这个时间来住民宿的客人非常多,一般都需要提前预约,全家出行的客人居多。”山里院子民宿管家杨萍萍告诉记者,她是杨家山里二村大下庄网格的村民,村里的民宿建好之后,她成功应聘了民宿管家,通过专业化的培训,负责民宿院子的日常维护管理,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铁山街道创新推进政、企、村、民“四方共建”“三方得利”的共享共富模式改革,让村集体和村民广开渠道、持续增收。村集体牵头成立土地合作社、劳务合作社、民宿合作社,整合1.2万亩山林、荒地,引进齐长城月季花谷、越界山冰雪大世界等产业项目。村集体以“保底收益+股权分红”模式定期收取服务费和分红,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倍增”,自然村集体年收入均在30万元以上。引进田园客栈、大下庄民俗街、無比方花园等项目,提供工作岗位23种,探索出“流转土地得租金、就业务工得薪金、自主经营得现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四金”富农模式,村民人均纯收入在3.6万元以上。村集体与企业合作,流转闲置宅基地50余处,带动村民建成民宿37处、农家宴27个,打造了露营基地、乡村共创学堂等重点项目,今年上半年各类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
  以市场运营增动能。铁山街道用市场手段植入乡村旅游,以商招商落户24个项目,推广“朝日薯干”“一盒蔬菜”“三生有杏”等13种农特产品,开发原乡历史文化线、红色文旅体验线、原乡生态体验线3条旅游线路,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增长20%。
  如今的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正逐渐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文化与生态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发展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的美丽乡村之路。
泊里镇下沉一线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贴心服务送上门,当好企业“娘家人”   □本报记者 丁霞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今年以来,泊里镇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以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精准对接、一线服务、靶向发力,主动为企业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现场办公
  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位于泊里镇前红石村的青岛田中园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于2009年,是一家从事鱿鱼干制品、面制品生产加工的外资企业。前不久针对该企业门前道路年久失修问题,泊里镇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企业门前的道路是一条无名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雨季时路面低洼处经常有大量积水,影响员工上下班出行。”青岛田中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廷全告诉记者。当企业上报道路维修申请后,泊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樊永亭带队到企业现场办公,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未来规划等,仔细询问企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现场研究确定道路整修、交通标识设置等问题解决方案。
 据了解,目前泊里镇已对接区交通运输局,争取将企业门口道路列入2024年农村道路大中修计划。“这些年泊里镇主动为我们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刘廷全表示,针对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泊里镇近日派驻了安全专家进行指导,护航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下沉一线
  顶格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泊里镇抓好企业服务保障工作,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走深走实。“职能部门盯紧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找准症结、开好药方、落实政策。”泊里镇副镇长谭红表示,要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经济发展是今年泊里镇党委政府确立的工作主线,泊里镇经济发展与投资促进中心以“创新突破年”为抓手,坚定信心抓落实、振奋精神求突破,切实担负起企业管理、生产运行、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产业发展等重要职能,坚持党建引领,主动深入企业一线,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干劲投身到工作中。经投中心充分发挥泊里镇小城市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精准做好项目从洽谈、引进到落地、投产全方位服务,开展项目建设“周调度”“月考评”,顶格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做优服务
  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青岛田中园食品有限公司是涉氨企业,我们聘请涉氨冷库专家,定期去企业指导。”泊里镇经济发展与投资促进中心主任王亮介绍,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为确保企业安全有序运行,经投中心聚焦企业发展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当好企业“娘家人”;协同应急办等部门提前介入,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全方位监管,确保不出纰漏、不留隐患。
 “针对外资企业的用工问题,我们经常与企业进行沟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王亮表示,泊里镇在保障服务就业方面主动靠前,积极推进就业创业服务大厦和人力资源平台建设,及时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为劳动力就业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在服务企业方面,泊里镇发挥企业特派员作用,一对一走访企业,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针对企业提出的相关诉求,一周内提出解决方案,确保工作不走过场、服务真情高效。
青岛自贸片区打造“合规营商”服务引领区,开展企业合规式法律体检评估 蹚出企业合规建设“自贸路径”   □记者 刘腾 报道
 本报9月20日讯今天上午,青岛自贸片区“合规营商”服务引领区启动仪式暨“检贸益企”专题研讨会举行。
 合规是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更是企业“走出去”的生命线。为提高企业合规风险应对能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青岛自贸片区深化协同共治,推动形成司法、行政、第三方机构、企业多元联动的合规建设格局,将合规改革前置,率先在全国探索实施预防式合规新路径,有效提高企业合规检察保护的专业化、行业化和精准化水平。
 据悉,“合规营商”服务引领区将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价值,聚焦自贸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涉法需求,依托青岛市检察机关在全国首创的“企业合规经营风险防控工作体系”,针对涉案高风险行业,整合运用“检察+智库专家+合规第三方机构+行政部门”资源,开展企业合规式法律体检评估,为青岛自贸片区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作为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青岛自贸片区在企业合规建设方面开展了许多创新性探索。例如建立全市首个商业秘密保护基地,获批首批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单位,先行先试开展全省首个“强制终止”试点;与检察院创新构建“检护自贸”一体化工作体系,创建安全生产、风险防范“云驿站”集群,为企业发展全方位赋能减负,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得到优化提升。
 下一步,青岛自贸片区将继续对标国际先进规则,谋划落实“合规营商”建设各项工作,进一步深化各方在合规理论研究、协同共治、文化培育等领域合作,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走出企业合规建设“自贸路径”,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税务局推广使用远程咨询和办税辅导新模式,实现办税效率与服务质量“双提升” 税企互动“屏对屏”,答疑解惑“面对面”   □记者 董梅雪 通讯员 梁梦瑶 杨翌 报道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开发区税务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大力推广使用远程咨询和办税辅导新模式,依托电子税务局进行“征纳互动”,云端对话、共享屏幕、在线指导,“办问协同”程度不断加深。截至8月底,开发区税务局征纳沟通平台的访问咨询量达16856笔,视频连线指导1782次,咨询热线平均等候时长4秒,热线接通率达97%,实现了办税效率与服务质量“双提升”。
  “视频连线正在接入……”日前,在开发区税务局办问协同中心,税务人员李灏接到了一份远程操作协助邀请。“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接通。您好,我想进行税务登记,哪些流程可以线上办理?”青岛事事顺晟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解庆田对屏幕中的工作人员感到新奇与惊喜。解庆田刚刚在西海岸新区成立了一家小型贸易企业,抱着“问问看”的心态打开了“征纳互动”窗口。与只解决单个咨询问题不同,屏幕中的工作人员帮助解庆田完成了新办纳税人各个涉税事宜,并根据企业情况为他介绍了系列税费优惠政策。
  许许多多如解庆田一样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日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扩大民生就业的主渠道。“现在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这么大,我对企业未来的融资发展很放心。多亏征纳互动平台的连线功能,直接‘当面送政策’,根据企业情况主动服务,实在是贴心。”解庆田赞叹道。
  小屏幕把服务带到身边,大屏幕则让政策一目了然。除了征纳互动平台的远程接入可以“见屏如面”,开发区税务局在办税服务厅打造“多屏联动”进行政策宣传,智慧数据大屏实时展示最新税费优惠政策内容和享受情况,电子税务局体验区“双屏互动”让申报填写“按图索骥”,“小智问答”机器人则可以语音互动、随时提供问题解答。
  下一步,开发区税务局将继续围绕“科技赋能、用心用情、便捷高效”的工作重点,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优化税收服务措施,全力抓好政策落实,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全市率先!新区两家“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揭牌启用 把就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记者 张静 通讯员 包永静 管延梅 报道
  本报9月20日讯为进一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促进社区居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今天,西海岸新区人社局联合珠海街道举办了全市首场“社区微业”系列活动暨“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启用仪式。仪式现场,铁橛山路社区、星光岛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揭牌启用。
  在“社区微业”系列活动中,还同步举行了“就”在金秋专场招聘会和就业技能精准培训开班仪式。招聘会现场共组织青岛恒林集团、青岛金惠泰源集团、青岛盛美机械有限公司等30余家新区企业参会,提供涵盖制造业、家政服务业等20多个行业的就业岗位700余个,线上线下共吸引500余人参与,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00余人。
  近期,省人社厅出台《山东省“社区微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鲁就办〔2023〕13号)文件,要求全面实施“社区微业”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社区就业促进体系,增强社区吸纳就业能力,提升社区就业服务功能,促进城乡居民“家门口”就业创业。创新举办“社区微业”系列活动、全市率先高标准启用“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是区人社局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社区微业”行动部署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快建设专业化现代化基层就业服务体系的有力举措,打造了社区就业新样板,跑出了民生服务“加速度”。
  小站点,大服务。据悉,“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是集求职登记、岗位征集、岗位推荐、失业登记、技能提升、政策宣传等于一体的社区(村居)级就业服务平台,主要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推动就业服务端口前移、重心下沉。“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的启用,标志着新区就业服务进一步向村居延伸。
  下一步,区人社局将在每个镇街至少建设一处“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并逐步在全区推广,让每个“就享家”乐业服务站都能辐射到周边居民,逐步完善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帮助更多社区居民在家门口端稳“就业饭碗”。同时,在社区岗位开发、创业扶持、技能培训等方面,积累更多好方法、好经验,为深化“社区微业”建设、推动新区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体验丰收喜悦 感受劳动光荣   □记者 丁一 通讯员 隋晓婧 报道
  今年9月23日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日前,西海岸新区红石崖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组织幼儿开展“丰收节”庆祝活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田园游戏、丰收歌舞等形式,体验丰收喜悦,感受劳动光荣。图为小朋友们参加趣味农事游戏。
胶南一中扩建工程体育馆主体封顶   □记者 叶晓东 通讯员 黄旻 报道
  本报讯 近日,由青科控股集团承建的胶南一中扩建工程体育馆主体封顶。至此,胶南一中扩建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封顶,现场进入室内二次砌筑及装修阶段,为2024年8月底前完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扩建体育馆建筑面积约9200平方米,包含8赛道游泳池、风雨操场、340座看台、社团活动室等。建筑立面通过白色真石漆、红色穿孔铝板等材料搭配使用,营造出既现代又亲切的校园学习氛围。室内装修充分考虑材料的功能性与环保性,风雨操场地面采用木色运动地板、墙面为陶铝吸音板、顶面为钢网架屋面;室内游泳馆地面为游泳专用防滑砖、墙面为防水墙板。体育馆周边苗木选用银杏、榉树、雪松、国槐等树种,搭配金森女贞、八仙花、红叶石楠、迎春等灌木,与建筑相得益彰。
2023年西海岸新区“三支一扶”人员报到会暨赴基层出征仪式举行 34名高校毕业生奔赴基层一线   □记者 张静 通讯员 韩洁 梁晨 报道
  本报讯“热爱新区、奉献新区,为加快建设美丽新区而努力奋斗!”9月19日,在响亮的誓言声中,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三支一扶”人员报到会暨赴基层出征仪式在区人社局举行。34名新招募“三支一扶”人员将奔赴基层一线开展为期两年的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
  “我会努力学习,尽快成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助力乡村振兴。”“我将牢记组织重托,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优化服务流程,积极做好卫生健康宣传和疾病防治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新招募帮扶乡村振兴代表崔煜昊、支医代表孙萌分别表示。
  活动中,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雷为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三支青年先锋队授旗,简要介绍了新区“三支一扶”工作的开展情况,勉励新招募人员要适应环境、把握机遇,主动融入新区发展大局;要不忘初心、奋发有为,夯实基层发展之路。
  据了解,“三支一扶”计划是向基层输送人才、培养人才的平台。新区始终将实施“三支一扶”计划作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累计招募175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服务,133人服务期满后选择继续留在新区镇街干事创业,留区率达94.33%。
  下一步,区人社局将聚焦“5+5+7”重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求,积极引导和鼓励“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干事创业,不断增强“三支一扶”人员适岗履职能力,为新区农业农村、卫生医疗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64名转业军官完成公开选岗   □记者 龚鹏 通讯员 董璇 报道
  本报讯9月18日,西海岸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召开2023年转业军官安置岗位公开选择会,新区64名转业军官参会并完成选岗。
  为确保转业军官在选岗前深入了解各接收安置单位的情况,前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召开“零距离”转业军官接收安置单位情况推介会,接收安置单位负责人详细介绍本单位科室设置、工作职责等情况,并详细解答了转业军官提出的问题。
  选岗现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转业军官家属等全程监督。转业军官按照“双考”成绩排名依次上台选择岗位。
  接下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跟进后续服务保障工作,落实转业军官“辅导员”制度,对转业军官实行一对一辅导,帮助转业军官快速适应新岗位。
聆听榜样故事,涵养文明家风   □记者 仪博文 报道
  本报讯为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日前,由西海岸新区文明办主办、红石崖街道承办的文明家庭美德故事分享会在红石崖街道文明实践所举行。
  活动中,青岛市文明家庭代表、真情巴士18路公交车驾驶员解相苗讲述了自己与丈夫在疫情期间坚守工作岗位,以及与真情巴士18路“爱心妈妈”志愿团队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爱心护学、进校园讲解安全知识、资助春蕾女童的故事,让在场居民感受到了优良家风家训的精神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向文明家庭榜样学习,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中华美德,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的传播者、践行者。
  下一步,新区将充分发挥文明家庭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组织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主题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弘扬新时代良好家风,使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吹遍辖区各个角落。
增强密码安全意识 筑牢密码安全屏障   □记者 仪博文 报道
  本报讯 为推动全社会形成“知密用密”的共识和合力,近日,西海岸新区组织举办全区网络与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及改造工作培训班,教育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正确认识密码、合法使用密码。
  培训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等密码管理和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作了阐释。交通运输信息安全中心有限公司、华卫云天(青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分别从技术层面解读了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商用密码应用改造的有关标准和流程,帮助各单位准确理解密码法律法规、密评和密改要求。此次培训切实增强了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密码安全意识,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贡献了力量。
六汪镇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补齐民生短板 让群众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本报记者 梁玉鹏
  “这座老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以前可以说是夏天漏雨、冬天漏风,住起来心里悬吊吊的。现在好了,镇上帮我把房子修好了,心里更踏实了。”近日,六汪镇墨得水二村村民陈月堂高兴地说道。
  今年以来,六汪镇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为契机,把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安居问题作为一项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的重要工程来抓,切实补齐民生短板,使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该镇高质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户,投入资金约47.7万元。
  高位推动,压实责任。六汪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危房改造工作,进一步明确危房改造任务和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改造进度计划,保障按时实施。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带头深入一线,定期召开党委会会议、现场推进会议,集中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严把程序,精准摸排。六汪镇严格执行“农户个人申请、集体评议、镇街审核、区级审核、签订协议、组织实施、竣工验收”工作流程,科学推进前期核查、中期督查、后期验收工作,规范危房改造对象的审核审批。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方案”的原则,对全镇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对象建档立卡,做到一户不漏、一户不少,档案信息录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三公开”,使危房评定及改造工作公开化、透明化,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全程跟踪,推动落地。六汪镇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群众满意”的工作思路,采取“修缮加固和拆除重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村危房改造。镇规建办建立现场指导、施工巡查、竣工验收等工作制度,派专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程跟踪监督和管理,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下一步,六汪镇将继续跟踪落实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改造过程中给予技术指导,履行监督职责,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结合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对农村房屋的日常巡查,形成常态化机制,不断提升农房质量,让农民群众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泊里镇 公益市集进社区 党建惠民零距离   □记者 丁霞 报道
  本报讯近日,泊里镇在尧头社区组织开展“益动青春·缤纷四季”公益市集活动,根据居民需求现场设置公益服务区、民意收集区、以物易物区、科普宣传区等板块,吸引众多居民参与。
  下一步,泊里镇将继续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区域党建联盟为抓手,以党组织“搭台”,党员、团员“摆摊”,社区居民“赶集”的形式,推动形成以党建为纽带、公益市集为载体、党群服务为共同追求,区域统筹、多方联动、多元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海纳百川 泊心归里”党建品牌建设向纵深发展。
王台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效 为居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本报记者 周莹
  物业服务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台街道立足辖区实际,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建设、物业服务、社区治理和居民需求统筹结合,从绿化美化、居住环境、问题整改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居住环境满意度。
  王台街道将党建引领贯穿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建立“社区党组织+街道物业办+物业公司”的议事机制,通过“每月一题”座谈会,聚焦民生诉求和重点问题,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制定工作方案督办解决,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同时,王台街道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的初心使命,推动物业服务质价相符。康泰路社区联合瑞源智慧产业集团、台东路社区联合中港物业,分别对福中花园小区、阳光世纪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一批新的小品景观,更新文化宣传栏、灯杆道旗、墙体彩绘,并对小区内绿化带进行补植复绿、对路面进行清洁……努力为居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另外,王台街道多渠道收集民生问题,逐项落实整改,努力让群众“烦心事”越来越少,满意度越来越高。针对郎中沟幸福嘉苑小区电动车充电难、无公共晾晒区的问题,郎中沟网格联合瑞源智慧产业集团在幸福嘉苑小区增设便民晾晒区5处,新建电动车棚9处、可满足19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
  下一步,王台街道将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效,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与广大居民一同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幸福家园,让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薛家岛街道 排查安全隐患 共筑平安社区   □记者 丁霞 报道
  本报讯近日,薛家岛街道南岛社区组织工作人员、网格员、综合执法队员,对南岛小镇住户及辖区“九小场所”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活动。
  排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重点对是否规范使用燃气,是否存在使用不合格、过期、超期未检的消防器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检查,并发放了安全生产宣传材料,提高居民及商户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传递书香文化 弘扬雷锋精神   □通讯员 孙见东 报道
  9月20日,为成才书院赠书、“雷锋文化践学传播基地”授牌暨迎中秋、国庆书画笔会活动在红石崖街道北马连经合社成才书院举行。活动中,新区工委党史研究中心和《雷锋》杂志青岛工作站分别向成才书院捐赠图书200余册、杂志50册。成才书院“雷锋文化践学传播基地”成为全市首家获得授牌的“雷锋文化践学传播基地”。仪式结束后,书画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创作书画作品,共庆中秋、国庆“双节”。
张家楼街道 举办社区运动会 增进和谐邻里情   □记者 周莹 报道
  本报讯 为丰富辖区群众生活,促进邻里和睦,近日,张家楼街道组织开展第三届社区运动会。
  此次运动会设置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跳绳、呼啦圈、水桶炸弹、够级等12个比赛项目,吸引了10余个网格100余名村民参与。“好久没玩得这么开心了。”“这个比赛很有意思,和家人、邻居组队参赛,不仅能放松身心,也增进了家人、邻里之间的感情。”村民们高兴地说道。
黄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布设全区首台远程视频办税自助终端 打通便民办税“最后一公里”   □记者 丁霞 报道
  本报讯 近日,青岛开发区税务局在黄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布设了全区首台远程视频办税自助终端,全面开启“基层+税务”共建模式,打通便民办税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悉,这台远程视频办税自助终端内部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硬件设施,外部设有触摸屏和摄像头,并具备远程坐席接入和纳税信息体检报告打印两大核心功能,可以提供互动平台接入、未申报信息查询、票种核定信息查询、违法违章信息查询等服务,满足企业群众就近、便捷、高效的办事需求。
  “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税务申报,不用跑去税务大厅排队,节约了不少人力和时间成本,真不错!”某企业法人管先生在自助终端办完业务后开心地说道。
  据了解,本次黄岛街道与开发区税务局合作开展的“基层+税务”共建模式,是落实“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的切实举措。下一步,黄岛街道将进一步为经营主体提供“政策暖心、服务省心、解难舒心”的政务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满意度、获得感,助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隐珠街道 整治环境卫生 建设美好家园   □记者 王雪 报道
  本报讯近日,隐珠街道新华路社区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联合共建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隐珠综合执法中队,开展“洁净家园 环境卫生整治”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中,在职党员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防“四害”宣传页,为居民讲解除“四害”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除“四害”的活动中来。同时,大家还对小区道路两旁的杂草和卫生死角进行了清理,并向居民宣传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
胶南一中教师陈金中扎根讲台22年,以仁爱情怀立德树人 “勤严细爱”守师者仁心   □本报记者丁一
  “以德施教、立德树人,守教育初心、担筑梦使命,把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自2002年大学毕业后到胶南一中工作,陈金中的教学生涯已跨入第22个年头。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却没有改变他对学生的情感和对教育的热爱。近年来,陈金中先后获评全国特色教育先进个人、区最美教师、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教学生三年,要替学生想三十年,要为国家民族着想三百年!”这是陈金中很喜欢的一句话。作为班主任,他坚持“勤、严、细、爱”理念,在生活中给学生关心、照顾,在学习中给予他们帮助,让学生体验到“班级如家”的气氛,形成“爱班如家”的思想。在陈金中的努力下,他所带班级的成绩斐然,多次荣获省、市、区级优秀班集体。
  “勤”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为此,陈金中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出现在教室,晚上10:20检查完学生晚休后才离开校园回家。
  “严”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陈金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他会首先做到。工作中,他把竞争机制与团结合作有机结合起来。“我始终坚信,好的班集体应当有一股‘正气’,即团结进取的班风和勤奋钻研的学风。如此,这个集体就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细”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针对高中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陈金中经常与学生谈心,教室、走廊、楼梯口,经常能看到陈金中和学生聊天的身影。曾经有一个学生,在高三第二学期开学后一直情绪低落。陈金中经多方了解得知,该学生的母亲在春节期间突发脑梗去世。他立即和这名学生交流,疏解对方的悲伤情绪,并通过家访与学生的爸爸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尽快从失去母亲的阴影中走出来。经过陈金中的细致疏导和帮助,这名学生顺利参加高考并最终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
  “爱”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每年,陈金中的班里都会有一些因家在偏远镇街,周末回家不便、家长探望也不便的学生。为缓解他们的想家情绪,陈金中便和妻子周末在家包水饺、做煎包、炖排骨,带到班里和这些学生一起吃,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陈金中对记者说道。“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坚持为国育才,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做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新区职业中专学子斩获两枚国赛金牌   □记者 丁一 报道
  本报讯 近日,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圆满落幕。由西海岸新区职业中专张兰红老师指导的王佳琦以及孔倩倩、刘英老师指导的刘洪辰和安旭,分别在养老照护赛项和新能源汽车维修赛项获得金牌,再次证明了新区职业教育的改革成效。
  一直以来,新区职业中专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训赛融通”实战模式,实现大赛与专业发展、技能提升、职教高考同频共振、互促共赢,培养了众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第十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 370件作品齐聚新区“比脑洞”   □记者 张静 报道
  本报讯 9月16日-17日,以“10年风华,赋能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经过激烈选拔,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50所高校的370件作品进入总决赛。从汪洋深海到璀璨天穹,从高端顶尖技术到农业生产……众多优秀作品充分展现了广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本领,体现了能源装备的创新发展趋势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性价值。
  本次大赛作品项目设立“海洋能源高效开发与利用装备”“油气绿色高效开发装备”“新能源制备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其他能源装备”“企业命题”六大赛道,参赛项目涵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多个技术领域。现场,370个团队一一进行了项目路演,并向评委讲解作品的创新点、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等。
  最终,《深海仿生软体机器人》等36件作品获大赛一等奖,《核电厂堆内构件水下智能维修系统》等75件作品获二等奖,《北斗导航双碳节能多能源驱动海水制氢集群》等251件作品获三等奖。
  此外,大赛期间还举办了人才交流会和企业招聘会。石油行业的专家们就行业形势及能源装备等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拓宽了能源装备历史发展、装备信息化技术、装备安全技术等方面的视域。
高校秋招火热开启助力学子精准就业   □记者 丁一 通讯员 陈晓雪 报道
  本报讯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办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专场招聘会。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是针对2024届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涵盖石油、电气、计算机、管理等多个领域,实现学校全专业覆盖,提供优质就业岗位百余个,参与人员达500人次,收取简历500余份。
  现场,2024届毕业生们积极咨询互动、投递简历,就岗位需求、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充分交流。招聘会为意向在国家管网就业的学生搭建了良好择业平台,有利于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了解。
  进入秋招黄金季,中石大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为毕业生开拓更多就业渠道,目前已举办百余场专场宣讲会、招聘会,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新生报到,搭上“就业直通车”   □本报记者 丁一 本报通讯员 吴静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前置教育工作,凝聚家校育人合力,近日,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组织60余名2023级新生家长和2024届毕业生乘坐“就业直通车”前往雷沃重工公司开展就业交流活动。
  交流会上,雷沃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德庆结合发展历史、科技创新等方面介绍了企业情况,并对大家关心的薪酬福利、后勤保障、晋升发展等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今年孩子报考的是车辆工程专业。之前我们对这个专业不了解,通过参观交流,了解了很多。接下来,我们将和学校一起努力,帮助孩子做好学习就业规划,让孩子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2023级新生家长刘艳说。
  “就业工作从新生报到开始。接下来,我们将邀请更多学生家长参与‘就业直通车’活动,密切家校联系、增进沟通,让家校育人合力发挥最大效能。”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董虎对记者说,“就业直通车”是该学院搭建企校合作交流、实现企业与人才精准对接的有力平台,其坚持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为中心,不断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就业直通车’已搭载300余名学生奔赴企业和招聘会现场,帮助160余名学生顺利签约。”
无人机测绘大赛培养应用型人才   □记者 丁一 通讯员 任波 报道
  本报讯 9月16日-17日,“睿飞杯”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无人机测绘创新智能大赛举行,来自各学院的128名选手参加比赛。
  此次大赛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其中专业组含两个赛项——无人机航测应用创新和无人机航测数据采集与处理,非专业组为无人机航测数据采集。比赛现场,选手们熟练地操作无人机,完成规定的测绘动作;赛场另一侧,选手们聚精会神地利用计算机对无人机飞行路线等进行编程、操控。
  据了解,山东科技大学无人机测绘创新智能大赛旨在促进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及遥感摄影测量领域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自2022年举办首届以来,赛事得到师生广泛好评和业界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