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04版:关注

05版:城事

06版:文体

07版:教育

08版:公益广告

跟着问题走 奔着需求去

——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三个创新”看新区寻求服务企业“最优解”

青岛西海岸报      2023年10月19日     

2023年10月19日 01版:要闻

  □本报记者 陈蔚 本报通讯员 胡全福 徐兆敏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跟着问题走,奔着需求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积极推进住所登记便利化改革,用“三个创新”硬措施破题,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助推行政审批服务提质增效,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份托管协议
  便可注册登记
  注册地址是创办公司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对众多小微企业或初创企业来说,经营场所的高昂成本成了创业路上的第一道“门槛”。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小微企业创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少资金、场地受限、人员不足等“堵点”问题,在2023年初施行《青岛西海岸新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托管暂行办法》,全省率先推行“商务秘书企业”托管登记模式,免除必须拥有实体固定场所的登记注册硬性条件,企业通过签订“托管协议”入驻具备托管资格的“商务秘书”企业来完成注册登记。
  “‘商务秘书’托管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初创时期缺资金、无场地等难题,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本宁介绍道,该创新模式允许从事设计、策划、咨询、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行业领域的企业,通过入驻托管企业办理注册登记,放宽了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让具备资质的“商务秘书”企业带动经营主体“零门槛”创业。
  目前,新区已有13家商务秘书企业通过了住所托管企业认定,有760余家企业入驻托管企业,累计节约租金、运营成本等各类费用1340余万元。
  一份无偿使用证明
  便可开办企业
  10月9日,青岛福乐食全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申请企业开办时,只提交了一份无偿使用证明就通过了企业住所证明审核,如此便捷的业务办理流程,让该公司负责人赞叹不已。
  之前,企业经营者在集中管理的地址开办市场主体时,要提供重复度较高的产权证明。“部分住所(经营场所)还因历史原因权属复杂、证明材料繁琐,导致合法有效的产权、使用权证明获取时间长。”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商事经贸科负责人王娅说,业务办理人员经常因为少拿、漏拿、错拿相关材料而往返跑。
  针对这个情况,今年8月中旬,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对产业园区、孵化器、大型商超、楼宇等集中管理的地址率先推出住所(主要经营场所)权属备案制,通过提前备案一套完整产权证明材料,其后续入驻企业只需提供与备案园区或办公楼宇等的租赁合同或无偿使用证明即可。
  “住所(主要经营场所)权属‘提前备案’机制,将证明材料精简90%,审批效率提升50%以上,让业务办理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易办’转变,大幅降低了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营造了更加宽松舒适的营商环境。”王娅说。
  截至目前,新区已为28家楼宇、园区等进行了住所(主要经营场所)权属备案,预计可为近4500户经营主体提供场所资源和登记便利。
  一张营业执照
  可多点开展经营
  “没想到,只需要进行经营场所备案,就可以跨区开展经营。”位于青岛自贸片区的青岛可同行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为新区“一照多址”改革点赞。
  为破除企业扩大经营的住所门槛,今年,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全市率先推行拓展“一照多址”适用范围改革试点。在青岛自贸片区登记的企业,企业在其登记的住所(主要经营场所)之外增设经营场所,且增设的经营场所位于西海岸新区和青岛自贸片区范围内的,可直接申请“一照多址”备案,免于分支机构登记。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东区商事登记服务中心科长李静介绍说,该局通过扩大“一照多址”登记适用范围,全面解锁企业住所登记限制,打造了“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多点开展经营”的便利新模式,不仅为企业减少了业务办理跨区跑腿的麻烦,还省去了办理刻章、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手续,办事效率提升80%以上,进一步释放了经营主体活力。
  “我们始终以解决经营主体诉求、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出发点,以打造全国一流政务服务环境标杆城市为目标,在优化商事主体服务领域用足用好改革政策,创新推行‘商务秘书托管’‘住所权属提前备案’‘一照多址’改革等实际举措,全力提升服务标准和服务效能。让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不仅能体验到新区速度,更能感受到新区温度。”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伟志表示。
  下一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以更加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