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滚烫》票房与口碑全线飘红、央视年代大剧《南来北往》持续霸屏……多部从青岛影视基地“走出”的影视佳作引爆春节档
这个春节档,影视之都“热辣滚烫”
青岛西海岸报
2024年02月18日
□本报记者 龚鹏 本报通讯员 逄晓飞
截至2月17日13时50分,2024春节档总票房达78.44亿元,超过2021年春节档的78.43亿元,打破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纪录,《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暂列今年春节档票房前三位。其中,由贾玲执导,贾玲、雷佳音领衔主演的合家欢喜剧《热辣滚烫》票房与口碑全线飘红,话题度居高不下。影片中“暴雨归家”、楼顶天台练拳等戏份均在青岛影视基地拍摄完成。
除此之外,由新区影视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全流程制作的央视龙年贺岁短片《甲辰春来 福暖四季》精彩呈现,在东方影都置景拍摄的央视年代大剧《南来北往》持续热播。众多西海岸元素的影视作品为观众送上新春欢乐的同时,也让青岛影视基地再次火出圈,持续擦靓“影视之都”名片,不断扩大“影视之都”影响力。
春节期间,到电影院观影是不少市民的娱乐首选,已然成为具有仪式感的“新年俗”。
细数从青岛影视基地走出来的春节档影片,从2019年票房冠亚军《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2021年票房季军《刺杀小说家》、2023年票房亚军《流浪地球2》,再到2024年引爆春节档的《热辣滚烫》,一部部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佳作见证着青岛影视基地的发展。
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不被看好的国产特效技术……《流浪地球》上映前并不被看好,尤其是科幻题材的设定,成为许多人降低预期的主要原因。中国电影走过百年历史,各种电影类型蓬勃发展,而最能代表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科幻电影,却始终难以摆脱打着“科幻”旗号粗制滥造的标签。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踩在诸多“雷点”的《流浪地球》一经上映便引爆了市场,以碾压的优势夺得了2019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科幻题材的电影成功破圈。
《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硬科幻元年,2019年之后,春节档成为中国电影探索新方向的试验田,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中国式工业大片频频登上银幕。2021年春节档票房季军《刺杀小说家》也在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里程中点燃了星星之火,让业内人士看到国产电影“一只脚迈进了电影数字化的门口”。
电影工业化的一次次新突破,离不开技术的硬核支撑。
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新摇篮,《流浪地球》系列、《刺杀小说家》《封神第一部》的拍摄地——青岛影视基地,在规划之初就站位高远,以比肩国际水平的姿态,建设了国内首个经英国松林认证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影视拍摄制作基地,建有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和32个置景车间,配建有水下制作中心、数字影音中心等,为科幻电影的中国制造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流浪地球2》90%以上的场景都是在青岛影视基地拍摄完成,从剧本策划到预演拍摄再到影片拍摄,全程按影视工业化流程推进,让导演在拍摄片场就能“所见即所得”;《刺杀小说家》则集合了动作捕捉、面部表演捕捉、前期预览虚拟拍摄、实拍阶段虚实结合拍摄,是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第一次完整使用虚拟拍摄技术的影片。
随着春节档成为对电影更具包容性、更加成熟的档期,国产电影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2023年,《流浪地球2》带着更为精良的视效体验,继续引爆春节档,夺得票房亚军,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
细究《流浪地球2》的成功,除故事本身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外,极具震撼的电影特效和场景设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演郭帆坦言,在拍摄《流浪地球》时,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特殊道具的制作要学习国外团队。而仅仅四年之后,在拍摄《流浪地球2》时,在东方影都就有了一个随时待命的“精加工车间”,可按照剧组需要落实每一件道具。
青岛影视基地既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见证者,也是一个工业化的“生产车间”。在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岛影视基地恰逢其时担负起了推动电影发展的新使命,重构着电影工业化商业价值,也通过一部部春节档爆款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目前,基地已集聚特效、置景、道具等多家电影产业链条公司,汇集了动捕、特效、虚拍等多种现代电影工业尖端科技。
眼下,春节档电影市场“热辣滚烫”,青岛影视基地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延续“春节不打烊”的传统,《红海行动2》《欢迎来龙餐馆》《海上梦想家》等影视剧组跨年拍摄,加快追赶拍摄进度。相信在未来,将有更多优秀的影片从这里走出,带着青岛影视基地的印记,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生动且精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