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田间地头掀起春耕生产热潮,为新一年农业生产开好头
不负农时不负春
青岛西海岸报
2024年03月20日
2024年03月20日
04-05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在大场镇魏家湾村,农用镇压机正在麦田里巡回作业。
□本报记者 王雪
古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过后,西海岸大地处处春意融融,田间地头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广大农民和“三农”工作者纷纷忙碌起来,积极抢抓农时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按下春耕备耕“加速键”,为新一年农业生产开好头,全力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春耕生产满满“科技范”
融合先进CVT无级变速技术与智能驾驶系统,可对小麦、花生、玉米等农作物进行无人翻地、无人播种等全程无人智能作业……这个春天,在大场镇广袤农田里,国内首款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VT重型智能拖拉机成了“香饽饽”,引得农机手争相体验,无人作业成为智慧农业发展的一道新风景。
“这款拖拉机适用于耕、种、管等多种作业场景,只要提前规划好路径,就能自主作业,不需要人工干预。还有一种手动遥控模式,可以通过手机操作遥控,进行一些复杂动作。”青岛同富勤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永战介绍说。
“新区作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首批‘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充分用好上级政策资源优势,坚持在提升数字化和科技水平的道路上走在前列。”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聂恒向记者介绍,“通过加快北斗导航自助驾驶系统、物联网监测系统应用,不断提升农机智能化水平,有力推动了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无人机喷药、智能拖拉机无人作业、数字三农平台实时监测……一批批无人化、智能化技术装备的应用,为新区现代农业生产描绘出了新画卷。当前,主要农作物开始进入春耕备耕期,新区将充分发挥好农机“压舱石”作用,推广新型装备应用,积极调配农业保障要素和服务资源,稳定粮食生产基本盘,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为粮食丰产丰收、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型农机田间“显身手”
大场镇魏家湾村成方连片的麦田长势正旺,大型农用镇压机正在田里巡回作业。青青的麦田经过镇压,压实了表层干土,弥合了土壤裂缝,进一步促进了小麦苗情的转化。
“去年冬季雨雪较多,麦田里墒情保持得很好。春季镇压对小麦返青非常有利,为小麦高产打下良好基础,我对今年增产信心非常足。”青岛同富勤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社员徐佳军乐呵呵地补充道:“今年我们投入了镇压机、撒肥机、植保无人机等机械32台,已完成小麦镇压、施肥9000亩。今天两个多小时就完成50多亩小麦的镇压工作,同样的工作时间,用了新设备后,作业量达往年的两倍”。
在六汪镇柏乡三村的马铃薯种植大田里,农机手孙昌涛正在为村民提供马铃薯播种服务,从施肥、除草、播种到铺膜,这台播种机一次性即可完成所有操作,引得村民连连夸赞。王台街道河西庄村的小片土地上,一台液压翻转两铧犁正在进行深翻作业。青岛富民明星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殷祥杰介绍说:“这台设备是我去年新购置的,翻地深度能达到50厘米以上,并能切碎杂草和秸秆后翻入地下,增加土壤肥力。”
一幅幅忙碌有序的春耕图景在西海岸广袤大地上徐徐展开,机械助力春耕备耕“提速”,为春耕春种注入了强劲动力。“农时不等人,今年春耕备耕工作开始以来,我们积极协调市场供给,加强农机具检修、农机调度等措施助力春耕生产。”区农业农村局农机发展科负责人王芹介绍。
专家现场把脉“开良方”
为帮助农民及时解决春耕中的难题,区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开“良方”,开展春季麦田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统防统治,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和平衡生长,确保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对于地力较差,底肥施用不足,有缺肥症状的旺苗田,要抓住返青期早施、重施返青肥。一般每亩可追施碳酸氢铵20千克左右,缺磷麦田应混合追施过磷酸钙每亩15千克左右。”在张家楼街道王家洼子村举办的小麦管理技术培训班上,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马洪君对现阶段的小麦管理进行了细致讲解。
查苗情、测墒情、讲技术、送服务……一开春,区农业农村局便聚焦粮食稳产保供,结合新区实际制定了农民培训工作方案,组织6名专家和8名科技指导员深入涉农镇街开展培训活动,对作物长势“把脉问诊”,指导农民科学开展春季田间管理。针对当前春季生产关键时期,以冬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为主,由技术人员现场授课答疑、发放农业科技资料,将管理技术推广普及到农民手中,提升种粮农户管理水平。
区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科负责人江晖介绍,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持续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肥水一体化滴灌、小麦“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培训工作。同时,通过云上智农、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办的“农民讲师谈技术”等有效载体开展《小麦提单产关键技术》《“推技术提单产,小麦绿色增粮技术”》多种形式线上技术培训,为粮食丰产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