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互联网+评估+护理服务”获评2023年度山东深化医改十大创新举措
优质护理服务,送进患者家门
青岛西海岸报
2024年03月25日
□本报记者 龚鹏 本报通讯员 段勇 胡楸娴
日前,“创新引领 医改惠民”山东深化医改十大创新举措、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十大创新举措推介结果公布。西海岸新区“互联网+评估+护理服务”经验做法入选山东深化医改十大创新举措,为青岛市唯一入选项目。
自2020年起,西海岸新区围绕健康青岛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强化保障,积极探索实施符合区域实际的“互联网+评估+护理”服务新模式,推动护理服务需求和资源供给高效匹配,精准解决高龄、失能等特需群体实际困难,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从医院向社区、家庭延伸。
整合资源
打造居家护理新模式
据了解,新区依托现有分级诊疗体系,由区内五家健共体牵头医院成立网约护理服务中心,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网络,打造全方位全周期“互联网+评估+护理服务”新体系。
同时,由区属国有企业统一开发专用网络服务平台——“康鸿医护”手机App,打造集预约服务、统筹调度、评估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服务平台,实现病患群众“下单”后医疗机构即时响应。目前,手机App线上注册护士2000多名,可提供更换胃管、造口护理、新生儿黄疸检测等60多个网约护理服务项目。
居民可通过手机App等方式线上申请,由专业护士结合护理需求进行评估后,网约护理服务中心统筹管理护士资源,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截至目前,新区“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已完成居家服务1.13万人次,服务满意度100%。
建章立制
推动居家护理规范化
前期,新区坚持政府引导,研究制定《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的工作方案(试行)》《加快推进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服务实施方案》,出台涵盖居家护理服务规范、技术指南、工作流程、风险防范、质量安全、考核标准、隐私保护等内容的29项制度,明确护理服务人员准入标准,对护士上门礼仪、上门服务操作等进行规范管理,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
同时,区卫生健康局确定老年护理评估制度和流程,将护理需求评估由家庭前置到院内,实现护理服务从医院到家庭的有效衔接。制定专业系统的技能培训、资质考核流程,举办“互联网+护理服务”技能提升培训班,累计培训2000余人,实现上线护士全覆盖。举办“康鸿杯”“互联网+护理”技能大赛,组织37家医疗机构的104名选手参与岗位练兵。
强化支持
确保居家护理更安全
区卫生健康局还成立包括急诊急救、静脉输液、中医护理、老年护理等13个联盟专业小组在内的区域内专科护理联盟,搭建专科护理联盟交流平台,发挥二、三级医疗机构优质专科护理资源的引领作用,带动基层医院护理照护能力提升与医疗诊治水平相匹配。
同时,区卫生健康局还积极畅通医护协同渠道,如遇突发事件,上门护理人员可通过服务平台一键紧急联络医师远程指导,确保应急处置的时效性和专业性。
此外,该局还建立起医警联动协作机制,全国首创一键式紧急报警系统。护士接单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订单位置导航、定位,开启一键报警、护理全过程录音等功能,实现定位追踪、护理记录仪全程留痕,突发事件同步发送、同步协调、同步指挥、同步处置,并配备医疗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切实保障护患双方居家护理服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