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洼商业综合项目开街,助力打造“环古镇口人才创新圈”消费活力带
小渔村摇身变网红 烟火气越夜越精彩
青岛西海岸报
2024年04月01日

开街首日,精彩纷呈的演出轮番上演。

炸串烧烤等各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文/图 本报记者 张静
3月29日晚,伴随着激昂动感的音乐,位于西海岸新区滨海街道的乔家洼商业综合项目正式开街。夜幕下的乔家洼像是换上了色彩明丽的“新装”,流光溢彩、人头攒动,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该项目通过城市更新盘活乔家洼闲置土地和房屋,首创“民宅+市集”的运营模式,让只有200余户的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电音巴士、篝火晚会,还有特色美食等时尚元素一应俱全。项目3公里范围内覆盖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园等7所院校,全面链接高校、世博城会展客户群、足球赛事球迷群及游客的餐饮和休闲娱乐需求。开街首日吸引周边居民、大学生约3万人前来打卡。
美食
家门口尝鲜甘肃麻辣烫
建村于明末清初的古老乔家洼,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和活力。开街当天恰逢周五,街区人潮涌动,有的店铺前早已排起了长队。
为吸引年轻人,商户们费尽心思。其中,“实验夹饼”“逢考必过牛肉串”等店铺十分受学生群体欢迎。“逢考必过牛肉串”的老板董昔踊当晚还没等开街就卖了两三千串炸串,“要是天天这样就好了。”他一边加工炸串一边开心地说。
说到美食就不得不提最近火爆出圈的甘肃麻辣烫,不少刷到视频的朋友在家急得团团转、直跺脚:甘肃麻辣烫到底是啥味儿?巧了,在乔家洼就新开了这样一家麻辣烫小店,不少“吃货”早早来到这里尝鲜。“在家门口就能吃到甘肃麻辣烫,感觉很有意思。以后晚上和家人在街区逛一逛,可以好好放松放松,缓解一天的疲惫,偶尔再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撸串,尽情享受精彩的夜生活。”正在排队的市民陈强兴奋地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烟囱面包、卤鸭货、炸串烧烤、柳州螺蛳粉等各色美食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摊主们则忙得不亦乐乎。经营烤鱿鱼的摊主忙里偷闲告诉记者,过去自己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收入不稳定,如今在固定摊位经营,干劲十足,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新潮
“电音巴士”解锁新玩法
现场,一辆电音巴士凭借炫酷的外观和超嗨的内场,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眼球,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爱。当巴士启动时,大家在车厢内手持荧光棒,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仿佛置身于一场城市蹦迪派对之中。据悉,这辆电音巴士免费接送大学城的学生,其线路绕大学城一圈,全程半小时。
乔家洼商业综合项目作为古镇口大学城商业配套项目,3公里范围内覆盖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园、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等7所院校,周边住宅区密集,全面链接高校、世博城会展客户群、足球赛事球迷群及游客的餐饮和休闲娱乐需求。预计将实现年营业额1亿元,每年带动经合社集体增收60万元,带动300余名居民家门口就业。
首创
创新“民宅+市集”运营模式
该项目首创“民宅+市集”的运营模式,让只有200余户的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电音巴士、篝火晚会,还有特色美食等时尚元素一应俱全。开街首日便吸引周边居民、大学生约3万人前来打卡拍照、品特色美食、看精彩演出,当天营业收入约70万元。
滨海街道通过城市更新盘活乔家洼闲置土地和房屋,引入第三方公司投资,打造青岛首家依托村庄民宅开发的商业综合街区。整个项目按照“动静分区,有机联动”的原则,科学规划民宅、市集、主题美陈三大业态板块,全方位覆盖民宿、轰趴馆、深夜食堂、酒吧、社群活动、文创市集、特色餐饮、网红小吃、精品零售、艺术空间、户外观景等多项文旅消费服务形态。
乔家洼商业综合项目开启了一条“乡村振兴+文旅+体旅+商旅”协同发展的商业全新链路,为打造“环古镇口人才创新圈”消费活力带,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商业服务、高端文旅、创新创业等资源要素集聚与发展再添重要引擎,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提供“滨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