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一体”奏响“和谐曲”
隐珠街道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实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青岛西海岸报
2024年04月01日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周伟
为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隐珠街道创新打造“四化一体”工作模式,着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劳动关系和营商环境双提升。2023年,该街道共调处非工程领域劳动维权案件1638件,为劳动者追回欠薪金额近200万元。
“标准化”队伍建设
夯实调解根基
隐珠街道高度重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任调解委员会主任。调解委员会下设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由一名党政成员牵头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并组建起一支15人的专兼职调解员队伍,有质、有序、有效地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
近年来,该中心先后荣获“山东省第三批标准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青岛市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等称号。
“多元化”联动处置
凝聚调解合力
为提高调解效率,隐珠街道出资20余万元,建成西海岸新区劳动维权中心第一分中心。该中心设置标准仲裁庭1处、办公室7个、联动调解室4个,构建“一站式”劳动维权中心,实现维权案件“打包办”,推动形成“调裁一体化”工作格局,缩短当事人维权流程,实现“家门口”维权,“零距离”为企业和职工化解争议,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同时,隐珠街道不断整合调解资源,构建三级、四级联动调解体系,坚持早预防、早介入、早化解,畅通劳动维权绿色通道,确保劳动维权线索快立快处;针对特殊复杂维权线索,召集司法、工会、公安等职能部门及法律顾问开展联合会商,全方位保障当事人权益。
“规范化”管理机制
优化调解流程
隐珠街道通过健全完善符合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特点的排查、调解、履行、回访、登记统计、档案管理、重大矛盾纠纷分析报告等制度,切实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的指导管理。同时,注重加强规范指导,依法规范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设置和人员选聘,规范名称、标识、标牌和业务开展等,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另外,隐珠街道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专人负责制,对非街道辖区范围内的维权线索,均在询问基本信息之后及时与上级部门对接转办,有效保证案件线索流转顺畅,杜绝“空档期”的出现。
“精细化”源头治理
释放调解效能
隐珠街道在45个社区建立四级联动调解工作站,统一培训专兼职调解员125名,依托“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实现维权线索精准定位,提升劳动争议处置效率。截至目前,该街道已有3个社区级调解工作站荣获“青岛市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称号。
隐珠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在工作中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了小额争议线上谈、中额争议当面谈、大额争议多方谈的工作模式,并通过“线上线下交互调解”的方式满足当事双方多样化需求。对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调解中心对照办理台账及时做好回访工作,防止出现“一转了之、一结了之”的现象。
下一步,隐珠街道将继续在全面保障职工各项权益、完善协商协调机制、推动企业与职工共建共享等方面创新突破,推动辖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