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老爹的看戏机

  □韩月香
  老爹下了一辈子庄户地,没有别的爱好,除了听书看戏。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正是地方戏盛行的时期,胶州茂腔、即墨柳腔、掖县吕剧……在岛城遍地开花。那时,几乎每个村都有剧团,都扎着土戏台子。
  当时老爹正年轻力壮,干完庄稼活后,他便参加村里的排练,在茂腔戏《天仙配》中扮演主角董永。第一次正式演出是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晚饭后,戏台上亮起了气灯,锣鼓等家什敲得咚咚响,看戏人入座就绪后,演出开始。让人没想到的是,老爹竟有几分表演天赋,他扮演的董永深入人心,虽然讲的都是方言土语,却很接地气,受到老少爷们的一致好评。之后,他和戏团成员还经常与邻村互动演出。
  当年,为了听戏,老爹花了三十块钱买了一台两个旋钮的台式收音机。每天收工后,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和天气预报,当然最爱听的还是戏曲。像《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有名的桥段,老爹都能跟着哼唱几句。有时,他也听听芭蕾舞剧和流行歌曲。
  但这台收音机有个缺点——频道少,声音也不太清晰。于是,老爹又花了四十块钱买了一台三个旋钮的台式收音机。他最喜欢听《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每天晚上听上几段,不仅心情愉快,还可以缓解一天的疲劳。不过时间长了,老爹又开始感叹:“要是收音机上能看着真人就好了!”
  没过多少年,家里就有了彩色电视机,有了戏剧频道,老爹终于得偿所愿。但一家老少三代各有所好,一台电视机无法同时满足几个人观看不同的节目。加上年纪大了,眼神儿不好,老爹便又开始躺着听收音机。
  前些年,兴起了多功能视频播放机,老人们习惯叫看戏机,这是一种集放音、录音、听广播、看视频为一体的袖珍机,听书看戏都可以。只要将指甲盖大小的磁卡从顶端插槽插进去,想听书就听书,想看戏就看戏。看戏机正面是屏幕,右侧是数字键,底端设有电源开关,转换开关,前进、后退、快进、快倒、上一曲、下一曲等开关齐全,只要启动电源开关,便可随意选择,甚为方便。自从有了看戏机,老爹爱不释手,看完京剧看茂腔,看腻了戏再听书,偶尔会听听相声看看小品。兴趣来时,他还会随着节拍哼唱几句。“天天捧着看戏机端详,晚上搂着看戏机睡觉”成了老爹生活的真实写照。
  自从有了看戏机的陪伴,老爹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时常感慨地说:“这回收音机上能看到真人了,跟着社会沾光,看戏听书不用出门了!”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