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心里
□王礼明
“儿子渐渐长大了,你得多和他交流。爸爸的角色,妈妈永远替代不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妻子常抱怨我关注太少。她是个心细的人,孩子从小到大,吃喝拉撒一手操持,学习教育紧盯不放,培训班报了一个又一个……
而我是个随性的人,父亲在我年少时对我多引导而不苛责,给我营造了自由成长的空间。受他的影响,对于刚上小学的儿子,我同样不愿给他过多负担。孩子还小,童年的快乐是最珍贵的。
在我心里,孩子就像一只小鸟,攥在手里太紧,不利于他的成长。教育孩子,我不喜欢暴风骤雨般恃强压制,更倾向于和风细雨般的诱导。润物无声中,走进孩子心里,做他的倾听者,了解他的所思所想,引导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他学会正义、勇敢、阳光、善思、好学……
走进孩子心里,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每次和同事或朋友交流给孩子辅导作业的经历,大家描述出的画面多数不和谐,有的甚至咬牙切齿、忍不住骂上几句,更有甚者动起手来……其实,在和大人的相处中,孩子是弱者,随着心智越来越成熟,他们越来越渴望和大人地位平等地相处。如果大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处处以强压弱,孩子面对大人时心灵就会设防,亲子隔阂便会慢慢产生。因此,与孩子发生不快时,一定要及时沟通交流,否则日久天长,隔阂会越来越大。
及时的沟通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父母长辈应拿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加强亲子交流。我认为加强亲子交流最好的方式是户外活动,比如踏青、爬山等等。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我将周末的时间大多用在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上,在共同徒步或爬山的过程中,我们父子通过交谈增进了感情。我想趁年幼的儿子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还在,给他更多陪伴,也给自己留下更多美好的亲子回忆。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融洽的家庭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陪伴孩子,关注、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走进孩子心里。
祝天下儿童茁壮健康成长!